1、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靠鳃在水中呼吸
C.“安能随蚱蜢,跳踯在泥涂。”蚱蜢有三对翅、两对足
D.“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鹰的视觉发达,能在疾飞中捕食
2、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环境污染
B.外来物种的入侵
C.森林大面积的消失
D.生物进化
3、链球菌(如图)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它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孢子
4、能够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
A.古鱼类化石
B.恐龙化石
C.始祖马化石
D.始祖鸟化石
5、东方蝾螈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如下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据图可知,东方蝾螈属于( )
A.鱼类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软体动物
6、蚯蚓生活在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
B.体壁湿润,可进行呼吸
C.肌肉和足配合完成运动
D.在土壤中活动,可疏松土壤
7、梁同学在观察植物分类表解,判断图中字母“D”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
8、“滴水观音”是一种观赏植物,当植物体含水量大时,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这些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B.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9、巨谐蛙是世界第一大蛙,一只成年雄性巨蛙体重可达3千克,身长约30厘米,展开后腿,差不多有1米长,眼睛直径可达2.5厘米。因其肉质鲜美遭到人类的大肆捕杀,且其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目前濒临灭绝。下列关于巨谐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成体巨谐蛙既能游泳,又能跳跃
B.体温恒定,适应水中和陆地生活
C.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D.前肢短小,用于支撑身体
10、2020年以来,沙漠蝗虫灾害侵袭全球多地。由于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作物遭到破坏,所以蝗灾会威胁到世界的粮食安全。下列关于蝗虫的结构、发育及蝗灾防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头部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B.蝗虫的发育会经历蜕皮的过程
C.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D.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
11、袋装火腿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 )
A.脱水法
B.巴氏消毒法
C.腌制法
D.真空包装法
12、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蛔虫——相似的体节
B.蝗虫——气管
C.河蚌——湿润的体壁
D.蚯蚓——角质层
1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高温灭菌、冷却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4、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理念已落实在人们的行动中。下列叙述不符合以上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湖、还草
B.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影响自然
C.自然资源是天然宝藏,取之不尽
D.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5、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真菌为藻类提供有机物
B.寄生的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的角色
C.如果没有细菌真菌,动植物的遗体会堆积如山
D.足癣、甲癣是由一些链球菌引起的疾病
16、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鸡是变温动物
B.蚯蚓的身体分节
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
D.蚯蚓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17、科学家将乙肝病毒DNA送入番茄植株体内,小鼠食用番茄后,可刺激体内产生乙肝病毒抗体,科学家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仿生
B.嫁接
C.转基因
D.杂交
18、石油勘探需要钻地采样,所采集的底层样本往往会出现一些生物化石。随着钻入的地层加深,下列哪一类生物的化石最早消失( )
A.单细胞生物
B.爬行类
C.鱼类
D.环节动物
19、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
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20、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 )
A.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抑制蒸腾作用
C.抑制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增强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
2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__.
22、蛔虫寄生在人的___里,靠吸食小肠内___的食糜生活。消化管结构___,肠仅由___层细胞组成,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23、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4、以生物形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可将生物加以分门别类。科学家将生物依次分为____七个等级,其中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5、肺是 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的场所。
26、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______ 和肌肉组成的。
27、多数学者公认的有关生命起源(即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小分子,再由有机小分子在 中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最简单的的原始生命;所以说 是生命的摇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自然界中的生物,由于 引起激烈的 ,生物本身就存在 ,所以就出现了 。
28、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
29、仔细观察植物的有性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①到②表示植物的 过程,③表示的是植物的 过程.
(2)当①发育成熟后,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受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萌发产生花粉管.
(3)花粉管中含有 个精子,其中一个与③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③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现象.
(4)④由③中的 发育而成;⑤由③中的受精后 发育而成.
(5)如果①到②过程遇上阴雨天,请你分析会出现什么结果? .可通过 解决这一问题.
30、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方式,如蛇依靠肌肉收缩时拉动______脱离地面,使得身体逐渐向前伸展。蜈蚣依靠每对______不停地后退和前扒,推动身体前进,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称为_____;猫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________,如果运动加快,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脱离地面,就是_______;蝗虫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它们依靠后肢的弹跳,是身体腾空运动就是______。
31、请将下列眼球结构与其功能连接起来。
32、鸟类用肺呼吸( )
33、根据家兔和狼的牙齿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1] _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 。
(2)_______ 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尖锐锋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3)经分析兔和狼应该属于________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大多体表被毛,_______、哺乳,牙齿有分化,体温________。
34、酸奶是鲜牛奶经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按图甲流程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图乙是根据五个密封罐中乳酸菌检测数量绘制的柱状图。
(1)步骤①需将“牛奶煮开”,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③加入酸奶,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
(3)步骤④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4)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分析柱形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