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2、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3、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5、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6、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7、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8、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9、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 材料1:2019年扬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统计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比上年增长 | 增长率省内排名 |
全体居民 | 37074元 | 8.8% | 第5位 |
城镇常住居民 | 45550元 | 8.5% | 4 |
农村常住居民 | 23333元 | 8.7% | 10 |
(1)材料1反映出2019年扬州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绩?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材料2:2020年4月20日,扬州生态科技新城20个重特大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涵盖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大健康、生态旅游、高端商业等领域,具备高新、高智、高端的鲜明特点,将擦亮新城生态宜居、科技宜业“金招牌”。
(2)看到这则新闻,小王同学认为:2020年扬州要实现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重中之重是必须打好“生态”和“科技”这两张王牌。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王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1、 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间互不往来,各自发展,才相安无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评析。
12、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 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但是我国的网络安全堪优;隐私信息泄露、病毒木马、网络欺诈等时有发生。中学生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就网络安全与使用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进行了主题探究活动。
信息一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国早在2016年11月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画出了网络世界不可触碰的“红线”。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容乐观。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打击网络犯罪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为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立法,就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
信息二 虽然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的互联网用户大国,全球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4家,但在网络核心技术和设备上,我们仍受制于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技术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生活,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我们要紧紧牵住网络核,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建设网络强国。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强调紧紧牵住网络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13、 2020年3月3日,贵州省政府同意全省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其中黔东南州的黄平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台江县、剑河县七个县告别了贫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1)黔东南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请问:它主要是哪两个民族的区域自治?
(2)黔东南州6个县成功摘掉贫困帽子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4点)
14、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某校新闻播报小组经常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徽新闻进行校园播报。让我们摘录几则,共同分享。
新闻一:实施“调转促”适应新常态
安徽省委、政府印发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确立四大发展目标、实施十大工程、强化五大保障措施。概括起来就是“调转促”的“4105”行动计划,是我省新形势下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总体要求和系统部署,是推动“十三五”发展的前奏和先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和总抓手。
(1)实施“调转促”,适应经济新常态,我们应该怎样做?
新闻二:绿色发展、托起美丽安徽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是江淮儿女引以为豪的生态品牌,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潜力所在。从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到出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打响呼吸“保卫战”到江河湖泊治理,从美好乡村建设到新安江畔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绿色发展成为江淮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2)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安徽体现了我省坚持________战略和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
新闻三:好戏连台、唱响安徽故事
“像话剧又像音乐剧,还有电影元素,没想到黄梅戏这么时尚。”90后北京观众周小天是送妈妈来看黄梅戏《小乔初嫁》的,原本打算开场就“闪人”的他被这部戏牢牢吸引,大呼“棒极了”。在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之际,演艺皖军携7台新创精品大戏进京展演,持续一个多月的14场演出,赢得首都各界一片喝彩。
(3)皖戏进京展演,体现了我省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有何意义?
新闻四:辉煌十二五、实现新发展
安徽,站到新的发展平台上。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由1万多亿元增至2万多亿元。全省城镇化率将突破50%,意味着一直以农业面目示人的省份,即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镇安家落户
(4)看到家乡五年发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你有何感想?
15、 因为欠债被起诉到法院,本是一件尴尬的事,可是在江苏省如皋市,施某丈夫5年前病故,欠工人工资11万元和开厂借款30多万元。今年1月7日,地主动到如皋法院,取出一摞百元大钞,还有十元和五元的纸币,甚至有五角和角的硬币,这是她五年来在脚手架公司扛钢管的全部积蓄。她这个月刚刚发工资,就到法院把欠工人的工资还了,她说自己心里面也踏实了。法官们在网上发布了施某还债的现场照片,帖子的点赞数很快达到372万一一网友们都说,要向她学习!
(1)请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角度,分析施某还债的行为。
目前,施某还有30多万借款要偿还,不少同友表示,要发动捐款帮她走出困境,“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施某一再向前来采访的媒体提出,不要提她的真实姓名和打工企业的名字,她要靠自己的劳动,还清剩下的欠款
(2)你建议网友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16、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增长30%以上。
材料二 扶贫工作可谓任重道远。要实现精准扶贫,就必须实现扶贫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扶贫工作,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比如,在扶贫决策方面,要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扶贫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对此,部分同学认为:做好扶贫工作只要按法治轨道运行即可。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请对材料中部分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17、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等共同举办的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评选结果揭晓,24岁的唐琳成为合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学生。
材料一:唐琳是肥东县第二中学高二(24班)学生,爱好诗歌朗诵、演讲、阅读。从小患世界医学疑难杂症——皮肌炎,虽经父母精心照料,最终还是落下了终生残疾。但是,唐琳身残志坚,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勤奋好学,自强自立。成绩名列前茅,她的事迹得到广泛赞誉,堪称新时期中学生的楷模。
【说一说】(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唐琳“最美”在何处?
材料二:观察右边漫画
【做一做】(2)请你青少年自身角度谈谈如何避免漫画中的现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