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这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 )
A.潜在价值
B.食用价值
C.直接价值
D.间接价值
2、竹子的竹鞭上可以长出竹笋,竹笋发育成新的竹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生殖方式最不同的是( )
A.玉米播种
B.土豆发芽
C.柳树扦插
D.柿子嫁接
3、下列食品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 )
A.馒头
B.泡菜
C.酸奶
D.豆浆
4、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下列有关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B.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C.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D.鸟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珊瑚虫
B.流感病毒
C.草履虫
D.蚯蚓
6、《夺冠》电影的热播极大地激起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如图所示,当排球运动员完成扣球这一刻(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7、下列关于生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
B.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它们依靠其根部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C.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D.油菜和石花菜都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他们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8、气温转凉,昼夜温差大,流感在人群中易高发。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来分类,流感病毒属于( )
A.噬菌体
B.植物病毒
C.动物病毒
D.以上均不是
9、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油菜提供油料属于直接使用价值
C.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D.大豆品种繁多属于遗传多样性
10、“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后一句生动的 点出了节肢动物—螃蟹的体表具有( )
A.鳞片
B.贝壳
C.外套膜
D.外骨骼
11、与蝾螈相比,蜥蜴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体温随环境变化
B.终身都用肺呼吸
C.体表有角质鳞片
D.卵外有卵壳保护
12、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 )
A.血液循环系统
B.泌尿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13、周氏啮小蜂是一种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敏感,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素有“森林小卫士”之美誉。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传播果实和种子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屈臂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
B.④肘关节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C.做屈臂动作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D.该动作的支点是手掌
15、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同学们如离弦之箭向前你追找赶,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多组肌群参与了运动
B.人体运动依靠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C.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
D.此时除运动系统参与外,人体的其它系统密切配合
16、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B.病人到医院输血时,针头是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C.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不是血管,是神经
D.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1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
B.花粉成熟前生长在花药内
C.花粉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D.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18、与常见的细菌、真菌相比,流感病毒( )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独立生活
C.没有遗传物质
D.对抗生素敏感
19、2023 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旨在倡导人们关爱野生动植物、加强物种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三个维度
C.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一切生物资源
D.毁林造田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20、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自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非而死亡。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
B.进口药疗效一定比国产好
C.选择价格高的药物
D.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21、科学家以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性状差异的程度作为依据,将不同的生物进行分门别类,把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分为7个等级,其中____________是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
22、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________的生物,它们________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________外壳和遗传物质________。
23、爬行动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是“ ”、“ ”、“ ”。
25、同学们根据本学期学习的分类知识将花生、银杏、病毒、蜗牛、肾蕨、兔子六种生物放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6、_____是一种省力的飞行方式。
27、昆虫身体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_____对足。
28、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_____。
29、有一个细菌或为真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叫 。
30、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根据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乙在患病前是 ,患病后是 。
(3)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 。
31、请用直线将仿生设备与对应动物连接起来。
32、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_______)
33、下面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
①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 】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___,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跳跃。
③人类主要依靠___、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
①多具有发达的___,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___,家鸽发达胸肌一端附着在发达的【 】___上。
(3)运动与结构是相适应的。如:
①在关节中有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 】___。
②屈肘时,【 】___处于收缩状态时,【 】___则处于舒张状态。
34、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个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摄氏度,装入清洁的容器中;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消毒)
(1)该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其所属生物类群是______。
(2)该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3)将糯米饭冷却到30摄氏度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 ⑤中用毛巾包裹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为酒曲的生活提供______。
(5)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
(6)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 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
(7)有一名同学也按着此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写出2条):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