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1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B.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
2、下列山脉中,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 )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塔里木河 D. 雅鲁藏布江
4、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少数民族服饰,属于西藏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的是( )
A.
B.
C.
D.
5、下列经济发展部门中,被誉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
A.交通运输
B.农业
C.工业
D.畜牧业
6、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山高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美誉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澜沧江
8、构成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由北向南依次是( )
A. 大兴安岭—雪峰山—太行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祁连山—六盘山—雪峰山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9、最近 30年间,大量粮食从东北输往南方沿海省区。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历经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被悄然改变。读下面中国"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当前,"北粮南运"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0、2021年5月31日,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该政策实施主要是为了( )
A.控制人口增长过快
B.解决人口总量过少
C.缓解人口老龄化
11、泼水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
A.汉族
B.壮族
C.傣族
D.蒙古族
12、今年暑假,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东北地区多地出现强降雨;黑龙江、吉林部分农田受淹;北京、河北涿州等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下图为发生泥石流时的逃生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②地形坡度较大③植被茂密④土质疏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已得到广泛支持的是( )
A.水成说
B.风成说
C.风水两相说
D.原生说
14、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哪两种农作物的分布区
A.甜菜 水稻 B.小麦 水稻
C.甜菜 棉花 D.小麦 棉花
15、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在山区一般发展( )
A.蔬菜 B.花卉 C.粮食 D.林木
16、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17、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 )
A.省、市、乡三级 B.省、地、乡三级
C.省、县、镇(乡)三级 D.省、市、县三级
18、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岛是个美丽的宝岛。读下图,回答下题。
关于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省包括图中数字①代表的钓鱼岛
B.图中数字②示意的是琼州海峡
C.与台湾隔海相望的③是江苏省
D.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屿
19、“秦晋之好”涉及的两个省区是指( )
A. 山西和甘肃 B. 四川和甘肃 C. 陕西和山西 D. 贵州和云南
20、下表是武汉、拉萨、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温资料,判断表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
A. 哈尔滨、拉萨、武汉 B. 拉萨、武汉、哈尔滨
C. 武汉、哈尔滨、拉萨 D. 哈尔滨、武汉、拉萨
21、我国铁路运输在全国交通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各大铁路线中东西向大动脉是________,南北向大动脉是__________;两大动脉相交的枢纽是____________,京沪线与东西向大动脉相交的枢纽是____________。
2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年降水量少于______。
23、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_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24、我国位于____东部,_____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5、西北河流稀少,多为 河,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沿岸树木以耐旱的胡杨为主。总之 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_________的省区,
27、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
28、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资源。在牧区,建设________,保护天然草场。
29、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吉林省。
30、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我国的 。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双峰林场(44°30'N,128°51'E);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
材料二: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材料三:东北局部地区图(图1)和海南岛图(图2)
(1)冬季,东北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则是“阳光和煦,瓜果飘香”,影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雪乡”位于图中的____(填数字代号),该地区为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图1中A山脉为____,该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
(4)图2中海南岛的上作物熟制是____,影响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夏季,海南岛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____。最南端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___。
32、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1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1)~(2)题。
(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运动)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____。(填字母)
A.8:00
B.10:00
C.12:00
D.14:00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3)~(4)题。
(3)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前后。
(4)图1为新泰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____处。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新泰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3,完成(5)~(6)题。
(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新泰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大或小)一些。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右图分别是辽中南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辽宁抚顺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有“中国煤都”之称。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抚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被国务院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东北三省独占6席。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1)长江三角洲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农产品丰富 ④广阔的消费市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长江三角洲进口铁矿石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3)请说出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依托的资源多为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5)抚顺等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摆脱困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为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自西向东注入____海。
(2)在黄河干流上用黑色笔描出中游河段。
(3)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请列举黄河的三个水文特征。a.____;b.____;c.__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省份:A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ABCDE五省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________,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是____________,与直辖市相邻的省是___________.(都填省名)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五省中,不与我国自治区相邻是省是__________________。
【5】谜语“碧波万顷”是指图中五省中的哪个省?________________。
【6】“两湖两广两河山”中藏着我国8个省的名称,图中五省中有哪几个?__________________.(写省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