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盆地和平原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和盆地
D.丘陵和平原
2、我国海域辽阔,下列全部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渤海、琼州海峡
D.东海、台湾海峡
3、上世纪90年代由于超载放牧、气候变化等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我国于2020年底正式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图为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景点及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乘火车经过三江源地区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B.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C.羚羊飞奔,牦牛信步
D.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2】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旅游
B.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高原草场禁止放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3】藏南谷地农田阡陌,这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低
B.距海较近
C.纬度较高
D.降水较多
4、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如图),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不断升高
B.降水不断减少
C.市场需求变化
D.土壤肥力下降
5、下图中符合我国东南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A.a耕地 b林地 c草地
B.a林地 b果园 c耕地
C.a耕地 b果园 c林地
D.a林地 b耕地 c 草地
6、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下游都出现“地上河”
7、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主要为控制
A. 石油资源 B. 交通要道 C. 宗教圣地 D. 水资源
8、“八月半,早种蒜”“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原”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 ( )
A.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B.地理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C.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D.地理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9、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多分布在( )
A. 黑河﹣腾冲线以东 B. 黑河﹣腾冲线以西
C. 漠河﹣腾冲线以东 D. 漠河﹣腾冲线以西
10、我国是一个受季风影响很大的地区,以下反映的是( )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到荒漠的过程。
A.自东向西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11、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经湖南省
B.②河流经四川省
C.③河是岷江
D.④河是雅砻江
【2】下列关于长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港口A为重庆,D为南京
B.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C.流经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上河段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12、我国对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计划生育
D.农村可以生两个,城市只能生一个
1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 降水集中在7、8月 B. 地表破碎 C. 土质疏松 D. 长期毁林开荒
14、从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半球和南半球
C.西半球和北半球
D.西半球和南半球
15、读“某乡镇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图,该乡镇土地利用构成特点是( )
A.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B.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大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均匀
D.草地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16、如图中数字①和②所指代的山脉分别是( )
A.天山 B.祁连山
C.喜马拉雅山 D.昆仑山
17、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死亡率上升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8、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顺序应是( )
A.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D.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
19、我国的最北端位于
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
C.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上
D.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20、最适合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的天气是( )
A.
B.
C.
D.
2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____河。
22、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汛期与枯水期、结冰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____。
23、我国省名形成都有根源,河南河北是因为 ,湖南湖北是因为 .
24、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________ 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 .
25、河西走廊属于__________ 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培育良种。
26、________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27、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地区。
28、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29、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
30、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____。
31、下列开发大西北的自然条件下,主要有利条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最缺少的自然资源组合正确的是( )
A.宜耕荒地广阔——平原
B.草原广阔——森林
C.矿产资源丰富——光照
D.矿产资源丰富——水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经过几十万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布看,冬春________,夏秋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写出图中数字代表调水线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相对较南方________(多/少)。
33、主要地形区:
3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北半球某地夏至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研究地球____运动规律,结合生产实际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每年春分之后的第一个节气是____。
(2)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纬线名称),是靖江一年中____(“白天”或“夜晚”)最长的一天。
(3)右图所示地点的纬度为____。大暑节气,该地正午太阳光线会从____(“北窗”或“南窗”)照进屋内。
35、读“新疆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请写出新疆主要山脉、盆地的名称:
山脉:① 山脉; ② 山脉。盆地:A 盆地; B 盆地。
(2)图中河流③的名称是 河,它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3)新疆是中国最大的_ 基地,种植面积多年全国第一。 是新疆著名的引水灌溉工程。
(4)新疆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