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该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满足阅读需要,繁荣文学创作”的活动,并且制定了工作方案。

    B. 两个中学的学生也参加了此次全区“世界读书日”活动。

    C. 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 作者将小桃树与“我”的经历联系起来,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以及所经受的挫折和压抑的心情。

  •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基   澎湃   咳嗽   妇儒皆知

    B.狂澜   攀谈   呜咽   酣然入梦

    C.亘古   斑澜   粗拙   大庭广众

    D.修葺   炽热   闲瑕   怏怏不乐

  •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安顿我们的心灵, 民族精神, 民众心智, 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振作   启发 引领 B.振奋   启迪   引领

    C.振奋   启发 引导 D.振作   启迪   引导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学习雷锋精神,学校开展与策划了“走进社区,服务大家”的活动。

    B. ‘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

    C. 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D. 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观众目不暇接。

  •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结合语境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文狂澜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B.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浩浩荡荡:泛指广阔或壮大,这里指水势浩大.

    C.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哺育:喂养,培养。

    D.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宛转: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 6、有网友爆料,某电商CE0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称:“一百年后,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之前,谢霆锋、五月天、 TFBoys等也曾被诋毁。针对流行音乐“被黑”现象,一次名为“音乐深呼吸”的语文与音乐“联谊”活动正在学校里开展。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发表的看法,其中观点不明确或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

    A. 流行音乐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只是应时走红的产品,有时代的局限性:时过境迁则很难激发人们的共鸣,有受众的局限性。因此,多数流行音乐无法成为经典。

    B. 流行音乐不乏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佳作。内容上表达对生活、理想的感受,有强烈的感染力;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能引起人们对流行歌曲的共鸣。流行音乐是时代的需要。

    C. 流行音乐格调低下,使人颓废萎靡,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不应该听流行音乐。

    D. 流行音乐产品参差不齐,所以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流行音乐,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音乐鉴别能力。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著有《太极图说》等。

    B.《驿路梨花》构思巧妙,“梨花”一语双关,形象鲜明,文章表达了对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赞美之情。

    C.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我们学过他的《未选择的路》。

    D.《天地九重》的作者是杨利伟,《太空一日》主要展现了他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枝 蔓:藤蔓 B.陶后有闻   鲜:少

    C.山门于河 圮:倒塌 D.尔辈不能其物理.  究:探求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   当求于上流

    B.反激之力   但知

    C.果得数里外   湮沙上

    D.众服确论   岂能暴涨携之去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译: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石头)不停地翻转,于是反方向顺着潮流上去了。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厌恶。

    B.《爱莲说》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并以菊、牡丹作为陪衬,比较品评了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C.《河中石兽》告诉我们,对天下的事情,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D.《河中石兽》中,“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或要求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骆城。

    B.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E.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F.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根据课本,在横线上填入名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⑥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所学过的古诗名句。

    ①古诗中有许多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木兰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母亲的泥火盆

    ①几场冷空气交替之后,气温陡然下降,羽绒服、棉衣套上身,依然感觉寒气逼人。于是,打开空调,室内变得温暖如春,室温被时代发展调节得已难见气候分明。温室里的人们,似乎娇贵得弱不禁风,经受不住季节轮回的一丁点儿肆虐。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烤火盆的情景,那红红的火光烘出泥土的芳香,围聚在火盆边,大人、小孩都能把平常日子打发得有滋有味。

    ②那时,一到冬天,火盆总是如约而至出现在乡村人家的堂屋里,以供随时使用。名曰“火盆”,实际上是泥土制作的,专门用于烤火取暖。不要小看泥做的火盆,它的工艺是很讲究的。我家的烤火盆,都是由母亲手工制作出来的。

    ③制作火盆,又叫“泥火盆”。母亲首先挖来筛去砂粒、石子的优质黄土,与麦壳搅拌和成混合浆。稻草与泥搅拌打实做成圆形的盆坯,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晾得差不多干时,再在盆坯上面抹上一层混合浆,等晾得差不多干时再泥一层混合浆,如此反复四五次,大概要半个月的时间,一只火盆才算制作完工。记得有一次,我认为火盆放在阴凉下干的速度太慢,便自作聪明地将两只盆坯搬到太阳下面晒,等母亲回家发现时,盆坯已被晒得裂痕累累,彻底报废了。得知是我的杰作后,母亲无奈地笑了,她告诉我,火盆在制作期间,必须放在阴凉下慢慢地阴干,才会牢固结实,所以,泥火盆期间绝不能将它摆放在阳光下暴晒,免得前功尽弃。

    ④各家使用的火盆,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光滑溜圆,有的粗糙刺手,有的坚固可与砖块媲美,有的稍不留神落地便会散个八瓣开花,它的美观度与结实度同泥火盆人的技艺是密不可分的。

    ⑤【A】母亲泥火盆,总要比别人多花费时间,她泥出的火盆,没有使用任何模具,周边却圆得如同小瓷盆,内外光滑,加之取的是上等黄土,色泽金黄,像工艺品一般精致,每当成品火盆亮相,总会招来一连串的赞叹声。庄上有的人家不善于泥火盆,便登门找母亲讨要,母亲总是慷慨相赠。

    ⑥我家的火盆以大、中、小为一套,大火盆是为过年架柴火守岁准备的,中火盆是父母他们都在家时才用,小火盆则是为我一人在家时而备,轻便省力。

    ⑦烤火盆里的火不是柴草生的,而是从锅膛内掏出来的火脚子,且以烧柴的木炭火为最佳。火盆底铺放一层木屑,或稻麦壳,俗称“惹火”料,取火脚子覆盖住“惹火”料,待表面热度消耗得差不多时,拿铁铲子顺着火盆边沿向内挤压一圈后,拨开表面的灰烬,露出“惹火”料的火脚子,温度一下子升高,继续烤火。几番轮回,“惹火”料也被惹得差不多了,便扒掉上面一层的浮灰,顺着火盆边沿往火脚子下方添加“惹火”料,一会儿,又生出一盆好火来。

    ⑧烤火盆,除了取暖的功能,它还是来料加工的作坊,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口福。【B】寒冷天,我坐在火盆边烤火的同时,用小铁盒装几粒黄豆或玉米,埋入火脚子烧烤,待铁盒烤得通红时挑夹出来,冷却后打开盒盖,一股清香旋即钻入鼻翼,拣一粒入口,慢慢地咀嚼品味,舍不得吞咽下肚,几粒黄豆能让嘴巴忙碌半天。偶尔,偷割一小块咸肉、咸鱼干放入铁盒烧烤,打开盒盖,金灿灿、油汪汪的肉块,只需舌头咂几咂,人已被弥漫的香气熏醉,久不沾荤的馋虫于片刻间得到食欲的满足。烤山芋干、烤大蒜头等等,可以拿来烧烤的食物品种很多,只要能下肚吃的东西,火盆都乐意提供烹饪服务,甚至在铁盒内放点米加点水,埋进火脚子,照样煮出喷喷香的米饭,炸出蹦脆的锅巴,不用掌勺握铲,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成了烹饪大师。

    ⑨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火盆似乎就是一只“神盆”,埋藏着“百宝盒”,打开盒盖,里面有爆米花、五香豆……全部是我喜欢的食物,口齿留香,至今还在我的喉间缭绕。

    1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第③段中【A】句或者第⑤段中【B】句。(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

    【A】母亲泥火盆,总要比别人多花费时间,她泥出的火盆,没有使用任何模具,周边却圆得如同小瓷盆,内外光滑,加之取的是上等黄土,色泽金黄,像工艺品一般精致,每当成品火盆亮相,总会招来一连串的赞叹声。

    【B】寒冷天,我坐在火盆边烤火的同时,用小铁盒装几粒黄豆或玉米,埋入火脚子烧烤,待铁盒烤得通红时挑夹出来,冷却后打开盒盖,一股清香旋即钻入鼻翼,拣一粒入口,慢慢地咀嚼品味,舍不得吞咽下肚,几粒黄豆能让嘴巴忙碌半天。

    3文章第④段交代各家使用的不同火盆,对于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4【甲】【乙】两句话都突出了“笑”这一细节,意蕴深刻,耐人寻味。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各自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甲】得知是我的杰作后,母亲无奈地了……(选文第③段)

    【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了。(魏巍《我的老师》)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冬海猎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②“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③“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④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习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晩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⑤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⑥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晩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妺便给他捶捶腰背。

    ⑦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说:“阿龙,天气这么冷,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⑧“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⑨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妺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做睡着的样子,等爸爸的咳嗽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⑩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渔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著,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窑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起海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感受到一团热气,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渔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渔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渔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渔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妺妺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妺妺,妺妺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作者:陈秉汉,选文有删改)

    1文章首段着力渲染海边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

    3从全文看,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文中海龙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也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你以“做一个读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