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长沙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针筒里的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B.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C.一瓶矿泉水喝掉一部分后,剩余部分水的密度减小

    D.将一铁块从地球运载到空间站,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 2、甲、乙、丙三列动车组同时停靠在海阳站.一段时间后,甲列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相对自己向东运动,乙列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列车都相对自己向西运动,而丙列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列车必定向西行驶

    B.乙列车必定向东行驶

    C.丙列车必定向西行驶

    D.甲、丙两列车的行驶方向必定相同

  • 3、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

    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牛从桥上过, 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来——行舫

  • 4、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排练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4.72cm,14.73cm,14.92cm,14.71cm。该物体的测量结果应是(       

    A.14.71cm

    B.14.72cm

    C.14.73cm

    D.14.77cm

  •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铁块的温度升高时,其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一罐氧气用掉一部分后,氧气罐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D.水结成冰时,其质量不变,密度会变大

  • 7、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0.8m/s

    B.1.0m/s

    C.0.96m/s

    D.1.2m/s

  • 8、人在池塘边行走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中的鱼,这是鱼接受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 9、.物态变化现象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 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升华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 11、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记载。则图中能对该现象进行正确解释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2、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cm/s

    B.12 m/s

    C.1.2 m/s

    D.1.2 km/s

  • 1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 1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考场里安静的答题环境,大约为80dB

    B.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D.区分小提琴和古筝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

  • 15、2021年6月28日晚,“大江大河交响季百里画廊百年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结束前,全场齐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会上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B.齐声合唱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音乐会的声音不会在音乐厅形成回声

  • 1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动75次

    B.餐桌的高度约为150cm

    C.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8s

    D.某同学的身高是167m

  • 17、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0mm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0c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6℃左右

  • 18、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 19、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摄而成,不需经过后期再处理。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手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学生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学生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20、在“双减”政策之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小强参加了学校开设的乐器社团,一天他正在练习吹奏竖笛,课后小强结合刚学习的物理知识明白了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 21、当你走向挂在竖直墙面上的平面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的“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中的“你”是平面镜成的实像

    C.当你靠近镜子时,镜中的“你”变大

    D.镜中的“你”的大小跟镜子的大小无关

  • 22、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形成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

  • 23、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美丽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根据图片信息对北京冬奥会火炬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30mm

    B.30cm

    C.70mm

    D.70cm

  • 24、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月食现象

    C.水中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若均以原速度行驶,其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则路程之比为______

  • 26、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

    (1)0~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2)10~1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1,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1;14~16s内物快所受摩擦力f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2。则f1___________ f2P1___________ P2;(以上两空选填“>”“=”或“<”)

    (3)若18s时撤去F,物块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 27、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填“境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______反射规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 28、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80”表示______;“隧道”表示______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________

  • 29、如图是小明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2cm3的甲液体质量为___________g,甲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___________(Ⅰ/Ⅱ/Ⅲ/)区。(ρ酒精=0.8g/cm3

  • 30、太阳、月亮、发光的电视荧屏、电灯,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_

  • 31、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该装置____(能/不能)减弱噪声。

  • 32、为了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________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__________(漫反射/折射)传播到车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__________(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

  • 33、如图所示一元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

  • 34、国产大飞机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2∶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密度之比为_______。若该合金部件的质量是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质量的60%,则该合金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相同。

    (1)实验前,发现杠杆向左倾斜,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平衡,其目的是便于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挂2个钩码,B点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实验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

    (3)小致看到爸爸利用图乙的“帮手”抬起大花盆,取出托水盘清洗。为了抬起花盆时更省力,他建议爸爸将支架向______移动一些距离。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问:

    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31m/s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 37、把体积为1dm³的空心铜球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放在空气中称时的,已知铜的密度为9.0×10³kg/m³【g取10N/kg】求:

    (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铜球的重力是多少?

    (3)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 38、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情况如图所示,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8m/s的平均速度跑开,求:

    (1) 引火线的燃烧速度;

    (2) 点火者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200m远的安全地区?(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图中未画出),它发出一束激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一条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

  • 40、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1F1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

  • 41、如图所示,一人通过滑轮组提升值物,重物上升20cm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0cm,请在图乙画山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