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达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就像在中国,北方人喝大碗茶,南方人喝工夫茶

    ②欧洲人的咖啡情结,堪比中国人的茶缘

    ③欧洲人喝咖啡,也很有地域差别

    ④而在咖啡的缤纷世界里,非常耀眼夺目的一颗明珠,是Espresso,即意式浓缩咖啡

    ⑤意式浓咖,是名副其实的咖啡王者

    ⑥它一枝独秀,风靡欧洲,倾倒全球,是咖啡老客的至爱

    A.①④②③⑤⑥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④①⑤③⑥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狂澜      斑斓      深恶痛绝      不可捉摸

    B.高粱      栋梁      言外之意      目不窥园

    C.气魄      魅力      大庭广众      鞠躬尽瘁

    D.峭壁      烦燥      慷慨淋漓      当之无愧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天中午,我们班的齐小蕾同学亲切地走过去对一个男生说:“请你节约用水!”

    B.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对学生的表扬,既要适当,又要适度。过分的赞美之辞往往会使学生飘飘然迷失自我,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D.今年以来,淘宝网每月新开店铺近20万家,平均每天增加超过6000多家。

  • 5、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luò)如(pì)头(càn)感慨之(jì)

    B.琐(wěi)竹(miè)抖(zhàn)忍俊不(jīn)

    C.宁(wú)流(sù)模(nì)海市楼(shèn)

    D.子(jǐ)子(jùn)商(zhuó)毛骨然(sǒng)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虽然他年纪轻轻,但做事周到,考虑周全,在职场上也表现得锋芒毕露

    B.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一个谦虚的人会不耻下问,因为他知道,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D.他的文章思路混乱,文字不通,竟还在大庭广众中大谈他的创作经验,真令人啼笑皆非。

  • 7、下列句子语文得体的一项是(   )

    A.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提醒大家:“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把手机调为静音,否则后果自负。”

    B. 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果皮,一位乘客对他说:“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 营业员说:“你太胖了,这里的衣服可不适合你穿!”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河中石兽》,回答各题。

    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万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②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_____   (2)沙为坎穴: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尔辈不能物理/寻根

    B.非木杮/莫衷一

    C.于沙上/没无声

    D.一老河兵之/风丧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默写。

    (1)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

    (2)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无怨无悔的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字概括。

    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们”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

    3选文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有限的鸡蛋却多得数不完?

    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想一想,“我们”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提出“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是“最苦”的?

    3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我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字数在500字以上。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