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B.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C.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
D.劳动就业人口大量增加
2、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上游及中游修建水库 B. 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 下游加固大堤 D. 下游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3、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省的简称是秦,行政中心是西安
B.甲、乙两省的分界线是黄河
C.长江流经丙、丁两省
D.丁省简称湘,行政中心是南昌
4、“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男戴帽子,女缠头巾,身着长袍,束腰带,脚蹬长筒皮靴;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这段材料描述的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苗族 C.蒙古族 D.白族
5、中国流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河流是( )
A.黄河 B.塔里水河 C.额尔齐斯河 D.长江
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干旱地区 B.非季风区 C.高原、山地 D.东部平原及低缓丘陵
7、读“长江流域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能资源少
B.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C.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D.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
【2】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利用,下列各项合理的是( )
A.上游加强土地开垦,增加耕地面积
B.中游退田还湖,增强蓄洪能力
C.上游大力发展航运
D.下游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8、读“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全部流经平水带的是( )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长江
D.黑龙江
【2】长江流域面积广,航运条件优越,被称为( )
A.“黄金水道”
B.“水能宝库”
C.“塞上江南”
D.“天府之国”
【3】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主要受____的影响( )
A.长 冬季风
B.短 冬季风
C.长 夏季风
D.短 夏季风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以旱地为主
B.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以草地、荒漠为主
D.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10、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大陆性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1、读“美丽中国漫画图”,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讲究卫生,多用一次性筷子
12、有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 572.5米,如果山脚某处(海拔372.5米)气温为27.8℃,那么山顶的气温大约是 ( )
A. 25℃ B. 20.6℃ C. 35℃ D. 7.2℃
13、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
A. 人口基数大,增长慢
B. 人口基数小,增长慢
C.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D. 人口基数小,增长快
14、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琼州海峡 B.黄海、台湾海峡 C.东海、琼州海峡 D.南海、渤海
15、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有
A.在地形陡峭的地方发展种植业
B.在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花卉、肉、蛋、奶等的生产
C.在东北平原种植甘蔗
D.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
16、下列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东面和南面只濒临东海和南海
②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③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季风因素
【2】该实验结论可以用来解释以下现象(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8、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南方地区因纬度低且靠近海洋,故全年均受夏季风的影响,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B.北方地区因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在0℃以下,故河流有结冰现象
C.西北地区因距海远近不同,自东向西自然植被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
D.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分布气候有独特的“高寒”特征
19、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C.回归线的大陆西岸或内陆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D.山地背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少
20、图中①表示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D.天山
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和东北地区。
22、我国气侯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
23、东北平原的耕地多为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种植的小麦、玉米、________(油料作物)品种优良。同时,这里还是有名的________(糖料作物)基地。
24、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而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5、阿拉伯人主要是 人种,大多信仰 教。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 。
26、气候与饮食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清淡祛暑的食物,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来御寒。我国南方人喜欢吃____,北方人喜爱____。
27、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____。
28、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_______个国家相邻。
29、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_ 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________ 和西北地区。
30、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 和云南的_____________。
31、保护生态爱我河山,回答问题。
北京市某中学研学小组以“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课题,进行沿长江的研学旅行。左图为长江流域图,右图为长江流域直门达、宜昌、湖口三个水文站流量数据统计。
(1)长江经过___________(城市)后进入中游河段,该河段多发洪涝灾害,请帮助研学小组完成下列知识结构图。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长江湖口水文站________月流量较大,研学小组同学推测该河段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
(3)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将建设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请你发挥智慧,为生态廊道的建设献计献策,提出建议:__________。
32、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原则,B、C、D三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是:B地:_________;C地:_________;
(2)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3)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4)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
33、读材料,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_______分布。
(2)用图中①、②、③、④的数字序号填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______,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并且优势最明显的工业基是______,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工业基地是______。
(3)制约③地区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资源缺乏,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是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40年来,①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因素有(_______)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人口总数全国第一
③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④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港珠澳大桥”连接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是________,与珠海毗邻的是_______;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_______)
①金融行业 ②高新技术产业 ③物流业 ④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4、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
(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____部,____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濒临的海洋:B____;D____。
(4)陆上的邻国:①____。
35、读“中国民族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族。主要位于_________(填序号)自治区。
(2)藏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填序号)自治区,主要的传统节日是雪顿节。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交错居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