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做法不利于节约资源是( )
A. 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处理
B. 过节时,给朋友写了好多贺
C. 不购买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D. 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2、下图是“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沿海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山东省水多地少
D.广东省水少地多
【2】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应( )
A.加大力度开采北方地区的地下水
B.在北方地区大力种植水稻
C.设想进行“北土南调”
D.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3、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B.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C. 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有( )
A.石油资源丰富
B.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科技水平发达
D.资金充足
5、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西岸
B. 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
C. 我国各民族中汉族分布最广,除西藏外,各省都有分布
D. 维吾尔族,满族信仰伊斯兰教
6、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
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
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
D.半湿润地区
7、下面的水果产于辽宁的是( )
A.香蕉、菠萝
B.杏、芒果
C.桃子、橘子
D.梨、苹果
8、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适合在长江三角洲推出的“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是( )
①小桥流水②茶香文化③雪乡探幽④古镇园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水的灌溉
B.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C.水运便利
D.地势平坦
9、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风的原因
B.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C.都受地形影响
D.外流区河流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河流主要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10、在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与山西省相邻的是( )
A. 河北省 B. 湖南省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四川省
1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区
12、蒙古族和傣族的传统节日分别是( )
A. 泼水节、端午节 B. 那达慕大会、泼水节
C. 开斋节 D. 泼水节
13、下列山脉不在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横断山
D.祁连山
14、我们甘肃金昌所在的河西走廊属于内流区,发展灌溉农业利用的主要水源是( )
A.黄河水 B.天山的冰雪融水 C.塔里木河水 D.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我国大陆地势东高西低、划分为三级阶梯②我国陆地面积约960平方千米
③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切实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去。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标志中为可回收物的标志是( )
A.
B.
C.
D.
17、有关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密切
B.香港商业和服务业发达,有“购物者天堂”之称
C.近20年澳门的面积约扩大了9.3平方千米,是填海造陆的结果
D.台湾省内交通运输发达,但旅游业落后
18、补全我国地势三阶梯的基本情况,则选项中所填写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我国地势 | 第一级阶梯 | 第二级阶梯 | 第三级阶梯 |
主要地形 | 盆地① | 三大高原③ | 丘陵④ |
海拔高度 | 平均海拔② | 大部分地区的海拔为1000﹣2000米 | 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4000米以上
C.③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D.④东南丘陵
19、(题文)下列不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的是()
A. 望天树 B. 独木成林 C. 板状根 D. 刺状叶
20、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是( )
A.松花江
B.嫩江
C.京杭大运河
D.密西西比河
21、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________盆地,该盆地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
22、中国地势第二、三两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而向____________海。
24、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 色的土壤。
25、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西藏牧区、青海牧区、 和 。
26、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_________。
27、我国的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位于 地区。
28、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等国,居世界第______位。
29、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 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位。
30、南方地区因是热的环境,发育了_______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和乙之间的地理界线经过____一线。确定甲和乙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
(2)丙区域的____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更是人类利用自然的一项创举。
(3)丁区域内高寒牧场广布,牛羊肉是常见的食物,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乙区域内有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
32、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表1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 兰州 | 河口 | 龙门 | 陕县 | 利津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1)数据分析:读图1和表1,黄河流经__________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__________,植被__________,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__________”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__________,坡度变缓,河水流速__________,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__________。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2,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__。
(4)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______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__。
33、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气温曲线,可以判断1月气温高于0℃的是 (填数字);再根据其降水量集中于 季节,判断它是 气候(气候类型)。
(2)天津的气候类型与图中的 类似,长沙的气候类型与图中的 类似,拉萨的气候类型与图中的 类似。
(3)根据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的特征,可以判断①② ④ 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
(4)符合“气温年较差大,干旱少雨”特征的气候类型是 (填数字),这是典型的 气候(气候类型)。
(5)从四幅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6)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 (山脉)和淮河一线。
34、读下面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大洋:D__________。
(3)甲半球是_______(东或西)半球。
(4)大洲③和⑤的界线是________运河。
(5)④所处大洲的居民多数属于_______种人,主要信仰____________(宗教)。
3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找部分图文资料,探究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图1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结合他们搜集的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一:南北气候类型差异
(1)图2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图1中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可知: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主要是____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整体上看,我国____气候显著。
探究二:南北传统民居差异
(2)图3为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图4为北方地区传统民居。通过比较发现: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____,主要原因是____。
探究三:南北农业生产差异
(3)图5为我国东部地区农作物分布示意图。通过学习发现: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 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 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