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凉山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关于下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王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解说:句中加点的“常”是副词,“因为”是连词,“的”是助词。

    B. 我与他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雄伟壮丽 表扬与鼓励 土地和杂草

    解说:这一组短语的类型都是并列短语。

    C. 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解说: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D.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解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强烈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的故园的深沉怀恋。

  • 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就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卿、大兄、愚、鄙人等。

    C.《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自由颂》都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午(shǎng  辱( zhuó  锋芒毕lòu

    B. 问(jié   持(jīn 而不舍(qiè

    C. 琐(weǐ   yàn  zhuì  目不园(kuī

    D. 热(zhì   xiá  kàn 忧心忡(zhōng

  • 5、下列一组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的“哎呀”是模拟声音的词,是拟声词。

    C.“啊!海滩上有这么多人在散步。”中的“啊”表示感叹,是叹词。

    D.“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弱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马尔卡斯特看来已经醉了,开始语无伦次地控诉他最近遭遇的工作的挫折、生活的沮丧等等。

    B. 新的时代来临了,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C. 这家饭店之前生意不好,现在换了主厨,今天重新开张,做的饭菜十分耐人寻味

    D. 老厂长突然病发住院,作为最年轻的副厂长,管理生产的千钧重负便落在他的肩上。

  • 7、下面这段话是祥子的心理活动,填入横线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恶人都会遭报,都会死,那抢他车的 ,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欺骗他压迫他的 ,轻看他的   ,诈他钱的 ,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夏太太……都会死,只有忠诚的祥子活着,永远活着!”

    A.大兵 刘四   虎妞   孙侦探

    B.孙侦探 大兵   虎妞   刘四

    C.大兵 虎妞   刘四   孙侦探

    D.孙侦探 刘四   虎妞   大兵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_____

    (2)清涟而不妖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

    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____________》)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7)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_________________,无案犊之劳形。___________《陋室铭》)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

    ③……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填空。

    (1)在作者看来,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最后一句,简要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语)。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了就没有。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的,若以“苦与乐”为题,则显得范围过大,不够准确。

    B. 文章以连续的设问开头,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C. 第③段中“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的意思是: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D. 第④段中,与第③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是: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11、阅读《纸上留香》,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留香

    包利民

    ①记得多年前,在舅舅家的墙上看到一幅字画,四个篆体大字“梅馨入梦”, 虽然当时尚是冬天,我们那里也没有梅花,却依然从四个字间感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不是墨香,而是少年的心中第一次生发出来的意境和想象,从此那四个字便印在了我的心上。

    ②读初中时,有一阵子很盛行一种带有香气的信纸。那时我们常常写信,或是给远方的亲友,或是在杂志上看到的作者,而且那些好看且带有香味的信纸, 被折叠成不同形状,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时也曾收到过这样的信,展读之际, 淡香盈然,伴着字里行间的温暖,心儿便无比的宁静和欣喜。

    ③现在想来,那是纯真年代最朴素的一种香味,却是遥远得不可追溯。回忆那些书来信往的时光,即使是最简单的信纸最简短的问候,也在生命中氤氲着无尽的香气,淡雅悠长,一如那些如月澄澈的年华。那些写满思念与思绪的信,就像我们的青春一样,一去不回。在这个通讯没有距离的年代,我们失去了等候的味道,也失去了在小窗前在阳光下,捧读远方来信的芬芳心境。

    ④后来读书渐多,知道了唐代女诗人薛涛,也知道了她发明的“薛涛笺”。那是一种深红色的纸,可写信,亦可题诗。又叫“浣花笺”,就像李贺诗中说,“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想来就让人神飞无限。我觉得,薛涛制于浣花溪畔百花潭边的红笺,虽美在其色,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清馨,未题字句而先成意境,所以历来为人所钟爱。

    ⑤高中时有一阵子疯狂迷恋上书法,因为当时有个老师是书法家,给我们看过他的不少获奖作品,毛笔字各体皆佳,一下子进心里。当时有几个伙伴一起练,找来许多旧报纸,闲时便写,乐此不疲。那时满室充盈着墨香,还有我们欢快的笑声。随着学业的加重,书法渐渐地远去。闲来写上几笔,却是无由的烦躁。那么多年过去,有时想起曾经泼墨挥毫的岁月,便有着一种沧桑感,我知道,我不可能再有那么单纯而无忧的心境。也许,在走过的成长之路上,除了悠悠的墨香,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当年一起练书法的同学的博文,她却是迥然的心境,她写道:岁月和心情都远去,可是,我却没有辜负当年的那些旧报纸。

    ⑥没有辜负当年的旧报纸,是啊,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那些香气,那些梦想,那些时光,只有曾经的旧报纸知道。

    ⑦有一次在一家旧书店买回一箱子书,翻看时才发现,其中竟混有一个古老的日记本,塑料皮儿,中间还有彩色插画。上面的字迹已经变色模糊,就像隔着岁月的尘烟。便饶有兴致地阅读,那是一个女生的日记,记录着少年的心事,多么简单的时光,多么朴素的成长。是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用笔来和自己说话, 对着日记,将满腹之言倾吐。于是想起自己曾经记过的几十本日记,它们就放在故乡的老家里,那一刻,有着一种回头看看的冲动。

    ⑧几年后回老家,翻箱倒柜地寻找自己的那些日记,却是杳无踪迹。可能父母搬家时,不知失落于何处。满心的怅然失落,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 现在,想从当年的心事中重温一遍成长也空如一梦。那些年留在日记上的字,也会有着一种香气吧?就像偶然得到的那本女孩的日记,虽隔着漫长的岁月,却依然洇染着我的心境。我希望,我的那些日记,也会偶尔温暖一个人的回望,好能在这个纷扰嘈杂的樊笼里,感到丝丝的清凉。

    ⑨忽然发觉,似乎已经许久不曾提笔写字了,习惯了触摸键盘的手,对纸笔有着畏惧与陌生。那个夜里,偶然一梦,自己仿佛还是少年时,拿着毛笔在旧报纸上写字,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开出了一朵花,就像当年那些纯真的笑颜,于是梦里一片芬芳。醒来时,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即文章的线索,起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

    B.作者用深情的笔调回忆了青少年时期的几件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第④段插写了“薛涛笺”的来历及其清馨的意境,丰富了“留香”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D.第⑧中“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父母搬家时遗失了自己日记的不满和怨恨。

    2“纸上留香”写了关于“我”的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说说第⑤段加点词语“镌”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4文末写偶然一梦,“醒来时,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表达“我”怎样情感?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