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干旱造成农作物绝产 B. 水污染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C. 冰雹砸坏塑料大棚 D. 台风挂掉房屋的屋顶
2、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 )
A.秦岭﹣淮河 B.黄河下游 C.长江中下游 D.太行山﹣巫山
3、“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
【2】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大漠孤烟直
B.小桥流水人家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丙所在地区的城镇,集中分布在( )
A.盆地
B.山地
C.绿洲
D.草原
【4】丙所在自治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滑坡和泥石流
C.大气污染严重
D.土地荒漠化
4、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科技条件
C.水源条件
D.光照条件
5、下列不符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的选项是( )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B.北京有人民大会堂
C.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D.有很多著名高等院校
6、台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四面临海,矿产丰富 B.纬度位置低,气候湿润
C.山区面积广,人口集中 D.海港优良,劳动力素质高
7、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岛国 B.内陆国 C.内陆国兼岛国 D.海陆兼备的国家
8、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B.大连依山傍海,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
C.沈阳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D.长春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9、结合仫佬族主要聚居地图、仫佬族传统民居图和仫佬族人口比重表,完成下面小题。
【1】仫佬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2】下列关于仫佬族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窗户较小是为了防风沙
B.尖顶有利于排水,适应多雨的气候
C.尖顶有利于积雪的滑落
D.墙厚窗小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3】下列关于2010年到2020年该区仫佬族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
B.新生儿比重下降
C.老年人比重上升
D.总人口数量增加
10、关于长江说法正确的是( )
A.宜昌、武汉将长江划分为上、中、下游
B.长江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长江中游江阔水深,利于航运
D.长江下游河道弯曲,滩多流急
11、读下面甲、乙、丙、丁四省的轮廓图,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
A.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B.唐古拉山脉 渤海
C.唐古拉山脉 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2】③河在A城流入长江,③河是( )
A.雅砻江
B.岷江
C.嘉陵江
D.汉江
13、以下省区轮廓与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14、《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我国有丰富的食物原材料是因为( )
①海陆兼备,国土面积广大
②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显著
③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
④河湖众多,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
A. 日照充足、日较差大 B. 品种优良 C. 灌溉水源充足 D. 土壤肥沃
16、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的国家,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夏季常见的灾害是( )
A. 寒潮 B. 地震 C. 台风 D. 干旱
17、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18、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通讯不畅
D.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19、建设节水型城市的主要途径有( )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废水回收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⑤对市民进行节水教育,使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源丰富
B.江海交汇之地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力量雄厚
2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 。”
22、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________到云南省________。
23、我国目前已经形成______、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
24、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呈_______状分布。
25、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共____个。包括____个省、_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____个特别行政区。
26、我国铁矿储量最大的三个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中心。
28、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________。
29、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沙漠;该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________地貌。
30、我国土地类型____,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我国_____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___,后备耕地____。
3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滚滚黄河水哺育了两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A、B、C三条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中D河流是________,该河流上、中游的分界点城市是________;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该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________(粗或细),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流水或风)。
(3)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地区众多的能源资源中,________资源尤为丰富。
32、读“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盆地我国最大盆地,B____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脉C的走向是____,该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
(3)图中虚线表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
(4)平原①___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被誉为“____”。
(5)②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请你例举一种该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____。
33、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____高原,B________山脉,C________山脉,D________河流.
(2)黄土高原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阶梯.
(3)黄土高原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严重。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_____)
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②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 ④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我国陆地面积最_____________的省区,②省区名称是___________省区简称是_________。
(2)⑤和⑥是我国的__________邻国。⑦和⑧是我国__________的国家,
(3)④是_____________海峡。位于台湾省和___________省之间。
35、读中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界线②大致通过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
(2)分界线①以西,农业部门以(种植/畜牧)____业为主,C地的优良牲畜品种是图3所示的____。
(3)A地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
(4)B、C、D三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以绿洲农业为主的是____地,图2中“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反映的是____地的气候。
(5)B区域的河流以____(内、外)流河为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