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贫乏,应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将无限增长
2、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3、我国的少数民族,多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读下图,图中民族为了便于迁徙游牧,居住的传统民居是( )
A.竹楼
B.窑洞
C.蒙古包
D.四合院
4、有关图中的地理事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是季风区,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
B. B是非季风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C. ②是阴山,为东西向的山脉
D. ①是大兴安岭,为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
5、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是:( )
A.北京中关村 B.清华大学 C.中国科学研究院 D.北京大学
6、关于各地区熟割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B.华北平原﹣一年三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一熟
7、下列区域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洞庭湖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华北平原
8、下列河流没有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海河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来
9、下图为我国一种灾害性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高温、干燥
B.暴雨、洪涝
C.严寒、大风、霜冻
D.狂风、特大暴雨
【2】2023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遭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遭遇地震,快速乘电梯逃生
B.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C.遇泥石流,顺着山坡往下跑
D.洪水来袭,尽量往地势高处逃生
10、有关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珠澳大桥加强了香港与澳门的联系 B.台湾有“购物天堂”之称
C.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D.香港最突出的是博彩旅游业
11、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 )
A.拉萨
B.重庆
C.武汉
D.广州
1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小
B.汛期较长,水量不大
C.水量大,汛期短、结冰期长
D.都是季节性河流,会断流
13、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降水比较均匀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C.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集中在春季
D.降水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14、关于福建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省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②武夷山脉是该省与江西省的界线
③该省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④该省南邻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赣
⑤该省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⑥该省城市分布大多沿河(海)分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⑥
15、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 D.西南地区
16、为防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绿化荒山②禁止毁林开荒③禁止陡坡垦地④退耕还草⑤修建水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
17、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4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目前,三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他们将在太空“出差”六个月,期待英雄们凯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地点是在图中的(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张三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粤卫食证字[2018]第××09”字样,于是他判断此矿泉水商标注册的省份是图中的(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3】图中既有海岸线,同时还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4】甲省有代表性的美食是( )
A.
B.
C.
D.
18、广州某炼油厂从波斯湾进口50万吨石油,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9、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B.我国地形类型单一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D.我国丘陵面积最小
【2】我国平原面积仅占12%,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
20、读极地俯视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空白表示白天,图示时间中国河流普遍进入汛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此时C地正值( )
A.日出
B.日落
C.正午
D.子夜
【3】若D点以西是东经,以东是西经,则B点的地理坐标是( )
A.66.5°S,0°
B.66.5°S,20°W
C.66.5°N,180°
D.66.5°N,0°
21、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一条母亲河——_________。
22、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2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中东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24、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 、 三级。
25、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
26、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27、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指 。
28、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_____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
29、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
30、北京的经纬度位置 。
31、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
(1)A和B属于___________气候,C和D属于___________气候。
(2)从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_____季;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___________,这种配合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3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山脉,流经 9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______海。
(2)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段,地势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其中有“塞上粮仓”之称的是______平原。
(3)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填字母)。发生凌汛时,应该_______。
(4)针对黄河不同河段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同。在黄河上游,主要的问题是降水较少,草场退化造成土地荒漠化,因此应采取_______(写一条即可)的手段进行治理;而黄河中游,流经______(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中游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少泥沙下泄;在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缓,导致泥沙淤积,从而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景象,因此应采取______ (写一条即可)的手段进行治理。
33、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问题。
(1)甲工业基地是________,乙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两工业基地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路线①是_______线,②是______线,铁路运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工业基地依托a河成为我国江海联运最发达的地区,a河由于航运价值极高,被誉为“_________”。
(4)甲乙两工业基地都建有核电站,说明两地在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不足;目前两工业基地都面临转型升级问题,为使我国工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们应该(____)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B.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C.充分发挥人口众多的优势 D.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
34、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____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____盆地的轮南,终点是____市,途中____次穿越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西北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____(河流)输水
(3)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__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大型水电站,水力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80%以上,是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的主力军,连续五年水电外送电量超过1300亿千瓦时。
材料二:近年来夏季尤其是7、8月份由于高温干旱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河流水量减少,四川省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加上用电需求激增,出现严重缺电情况,针对该情况,四川加大了火电、光伏、风电等其他电源的发电计划,通过多措并举打好保电“攻坚战”。
材料三: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及四川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
(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划分,水能资源属于哪种资源,并列举两种。
(2)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简述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自然和社会方面分析近年来四川水电大省缺电的主要原因。
(4)为缓解供电紧张,简述政府和普通居民分别可采取的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