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
A. 开始时间:18 世纪 B. 代表人物:伏尔泰
C.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 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2、香港著名影星成龙主演的电影《环游地球80天》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那么历史上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并发现美洲的人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3、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下列关于重庆的曾用称谓不正确的是( )
A. 渝州 B. 合州 C. 恭州 D. 重庆府
4、下面有关苏俄(联)的时间轴中,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月革命
B.苏联成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颁布新宪法
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的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6、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
C.日本失去了对中国独霸的局面
D.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7、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8、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那么“让世界进入中国”应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9、苏俄(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 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0、某中学九年级的某位学生在开展主题学习列举了以下史实。由此可见,他的学习主题是
克里木战争—农奴制改革 黑船事件—明治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C.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
D.改革挽救国家命运
11、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上每天都往来大量的车辆,让港珠澳大湾区的交通更便捷。以下对交通发展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电灯泡的发明
C.电动机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1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一幅宣传海报(图中“卐代表德国法西斯”),这幅海报最早应该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 )
A.慕尼黑会议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13、下图所示电影海报中最适合宣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主题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19世纪前后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国的工厂煤烟污染严重 B. 德国的机械工业名扬世界 C. 美国的汽船用途广泛 D. 法国的电话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15、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要历程是,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下列各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平均主义——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诞生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民法典》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
①一起欣赏京剧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使用“交子”的商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下列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现象有
①西欧城市的发展
②西欧庄园的发展
③手工工厂的兴起
④租地农场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李老师出示了以下三个信息,与之相符合的史实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马歇尔计
20、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 成立同盟会 B. 推翻了封建制度 C.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 D. 成立了中华民国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2、影响:
(1)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 )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
(2)消极:但是,( )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 。
24、周年纪事是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
(1)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2)1928年 开始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37年德国对西班牙进行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促使毕加索创作 《 》
(4)1947年“ ”的出台,是美苏 “冷战”的开始。
2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同____紧密结合。
26、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27、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1984年五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__________》规范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____》。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____》。
(4)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是《__________》。
(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__________》。
28、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B.18世纪49年代《南京条约》割占中国的领土
30、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________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________和________化改革,颁布了“________”。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________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________。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31、观看下面两幅图思考:
(1)图A反映了什么事件?图B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事件的性质来看,图A和图B事件有何相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些事件?
32、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期以来,使美国成为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3)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从19世纪中期以来,使日本小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4)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有这个国家的因素,尤其一战后,处理这个国家的哪个条约,引起了此国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祸根?这个国家的人,有一项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此动力机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有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1804年做了哪些大事?
(6)苏联解体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7)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你认为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中给我们哪些启迪?
33、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政治制度、技术发明、发展道路等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请回答: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有何重大 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这里的“喜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重大发明为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创造了条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初年,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喜欢聚众讲学。嵩阳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最早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中世纪的大学以“拥有比较大的自治权和普遍实行了开放办学”的特色,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
(1)请以表格的形式对北宋书院和中世纪大学进行对比分析。
(2)据以上材料,概括北宋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何共同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