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末中国出现“实业救国”热潮,以状元身份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的是
A.张謇 B.荣毅仁 C.张骞 D.荣德生
2、“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最早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由此判断,如果我们要去探访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出现地,我们应该往 ( )
A. 亚洲大陆 B. 欧洲大陆 C. 非洲大陆 D. 美洲大陆
3、现在大家都知道,出门旅游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要求航空公司将机票预订,这种便利的方式最早出现在( )
A. 英国 B.日本 C.德国 D. 美国
4、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最早是得益于蒸汽机车的发明。其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斯蒂芬森 D.卡尔·本茨
5、分析下图可知,导致当时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文化大革命结束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统治秩序
B. 十月革命——第一个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 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7、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长城 | 大运河 |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
A.有利于巩固统治 B.促进了南北交流
C.削弱诸侯国势力 D.抵御了匈奴侵扰
8、你知道促使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吗?
A. 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
B. 为了与美国争霸
C.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
D. 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
9、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
A.两极格局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多极化格局
10、(题文)“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唱遍了世界,与他的创作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工业革命
B. 宪章运动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巴黎公社
11、近几年,我国上映了《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疯狂动物城》等一系列美国电影。这些经典影片诞生于美国电影业中心( )
A. 纽约 B. 费城
C. 华盛顿 D. 好莱坞
12、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的会议是
13、找出下列斗争中反对对象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 )
A. 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B. 美国的独立战争
C. 中国的鸦片战争 D. 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4、“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
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
③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7、某八年级同学收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主题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太平天国
C.红军长征 D.北伐
18、清朝采取的措施中,与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
A. 设置台湾府 B. 设置安西都户府 C. 设置厂卫机构 D. 设置军机处
19、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人,物质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根据以上材料反思二战,你能获得的最深刻认识是
A.战争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B.战争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C.人类应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D.国家强大是获胜的关键
20、以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部分)。从中得出的结论应当是
A. 反法西斯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C. 绥靖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
D. 战争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
21、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 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1947年6月底,依据中央部署,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为贯彻 ,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1982年, 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填会议名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3、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24、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________上台,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________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动________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________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5、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6、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27、填空: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问世。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迅速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展开。除此之外还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28、两汉时期,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东汉名医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
29、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30、“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开始 |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
高潮 |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
★结束 |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31、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为世界和平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弱国无外交。
(1)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请写出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
(2)中国哪项正当权益被侵占而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的?
(3)二战后期的哪次会议,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但是却是在侵犯中国主权的基础上?
3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日寇残杀我30万同胞的地点:南京
B.日寇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
(2)仔细观察该图,跟据地图概括日本投降的原因。
33、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为巩固统一,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它建立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它还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哪位民族英雄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3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同时也加剧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1868年,日本明治新政权建立,但国内封建关系没受到根本性冲击,政治局面还不稳定,殖民地化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明治新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口号,为适应这一要求,日本近代思想启蒙开展起来了。
——崔世广《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材料三印度民众对于这次宏大规模的起义并未忘记,起义中那些优秀的领导人物和为独立自由而牺牲的勇士们的丰功伟绩,使它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它们鼓舞着印度人和回教人继续进行反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它们号召印度人和回教人消灭骨血相残的纷争,和为了争取祖国的独立而密切团结。
——《印度人民大起义(1857-1859)性质及其在近代史上的意义》
(1)材料一描述的“改革”反映了俄国的哪一个改革?根据材料归纳改革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个改革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政权建立之初日本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明治政府提出的口号所对应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所述事件,请列举一位该事件中涌现出的“优秀的领导人物”。根据材料归纳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