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能估算出物体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了响度
B.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传声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D.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音调越高
3、如图所示,哪个图正确的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
A.
B.
C.
D.
4、下列现象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湖中游客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风光摄影
D.如影相随
5、下列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花明月暗笼轻雾——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秋阴不散霜飞晚——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6、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是汽化形成的
7、学校教学楼的大厅里竖直放置着一块平面镜,小明同学直立行走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8、下图所示的“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手影游戏
B.池水变“浅”
C.水中倒影
D.激光准直
9、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能够反映物体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可能是甲
B.一定是乙
C.一定是丙
D.可能是丁
10、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物块,甲、乙体积之比是8∶1,甲、乙质量之比是4∶1,则甲、乙密度之比是( )
A.1∶2
B.8∶1
C.2∶1
D.1∶4
1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点行驶到E点的过程中,每隔相同的时间所在的位置。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vDE>vCD
C.汽车行驶得越来越慢
D.vAE>vBE
12、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13、在“双减”政策之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小强参加了学校开设的乐器社团,一天他正在练习吹奏竖笛,课后小强结合刚学习的物理知识明白了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14、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 s-t 图像,图乙是 b 车运动的 v-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 s 内,a 和 b 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0∼6 s 内,a 车的平均速度是 15 m/s
C.0∼2 s 内,a 车速度大于b车速度
D.4∼6 s 内,以 a 车为参照物,b 车向南运动
15、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图所示,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于地面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表的影子长短来读出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当表的影子最短时,此时是当地的正午
C.当表的影子逐渐变长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D.当表的影子逐渐变短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16、小李在学习物理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更加细致。他看到冬天烧水时壶嘴往外“冒”出“热气”,夏天雪糕周围“冒”出“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C.“热气”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D.形成“热气”的过程会放热,形成“冷气”的过程需要吸热
17、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奔跑过程中,以看台座位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C.苏炳添奔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D.裁判员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1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用相同的力拨动,得到的结论是( )
A.声音变大
B.声音变高
C.振动变慢
D.响度变小
19、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再固定铁圈B
B.水温低于时,水中不会出现气泡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实验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的
20、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景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2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22、图为某物质均匀放热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75℃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该物质在第15min时的温度为80℃
23、下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cm
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0~2000Hz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9℃
D.中学生步行速度是5m/s
24、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测视力的情景,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4m。为满足测量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阳和平面镜不动,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移动1m
B.平面镜和视力表不动,让小阳靠近平面镜移动1m
C.小阳和视力表不动,将平面镜靠近视力表移动1m
D.视力表不动,小阳和平面镜同时靠近视力表移动1m
25、在物理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 叫做测量误差.误差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即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误差总是 的.但是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均可使误差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26、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________.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性.
27、2021年3月23日,船长达400米,排水量达22万吨的“长赐号”货运轮几乎完全侧身在运河中停了下来,导致欧亚之间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苏伊士运河严重堵塞。如图所示,当“长赐号”被纾困后从内河行驶到海洋,到达港口卸载货物后受到的浮力会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船身会____________(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
28、下面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是运动员站在跳板上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9、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控制噪声污染.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减弱噪声.
30、光度计是用于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A、B是一有刻度的底座,两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线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发光强度是否相同。已知照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灯泡a和一个待测灯泡b,分别置于底座两端(如图)。当光度计正好移动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左右两边的光照强度相同,试写出待测灯泡b的发光强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31、如图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 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 cm2,外部底面积为60 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6 kg。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 Pa。(g取10N/kg)
32、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
33、如图所示是自行车车把上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用到了一些物理知识.车铃发声是由于 而产生的.铃声是通过 传到我们耳朵的.
34、最近周星驰的《美人鱼》票房大卖,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因此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或“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3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他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
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体积为_____cm3.
(3)小明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g/cm3.
(4)小明用这种方法会带来很大的误差,你认为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明同学的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修改,就会大大减小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36、将边长是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克水,如所示。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7、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 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 5 s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鸣笛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38、元旦时,小明爸爸带着全家人去哈尔滨,他们先开车去牡丹江,再搭乘高铁或动车去哈尔滨。8:50时,他们开车刚好经过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处。小明通过手机查询到牡丹江开往哈尔滨方向的列车时刻如下表。请通过计算回答:
(1)假设在不堵车且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按标志牌上的速度他们最快能搭乘上哪一车次的列车?
(2)经查,牡丹江站到哈尔滨站的距离约为293km,那么他们所搭乘的列车在此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千米/时?
12月31日牡丹江至哈尔滨列车时刻表 | |||
车次 | 牡丹江发 | 历时 | 哈尔滨到 |
D7958 | 09:37 | 1小时39分 | 11:16 |
G714 | 10:01 | 1小时59分 | 12:00 |
D120 | 10:45 | 1小时40分 | 12:25 |
G394 | 11:05 | 1小时44分 | 12:49 |
D8512 | 12:00 | 1小时52分 | 13:52 |
D8514 | 12:45 | 1小时57分 | 14:42 |
39、作图题: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40、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______)
41、如图是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一条光线,a是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出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