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
B.一块骨骼肌属于器官,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C.小狗做算术是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2、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建筑师”是珊瑚虫。珊瑚礁之所以五彩缤纷,是因为珊瑚虫体内生活着虫黄藻,当温度升高时,虫黄藻会逃逸。下图是研究人员探究温度对虫黄藻和珊瑚虫影响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珊瑚虫体表有刺细胞,在消化腔处分布多,能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B.与24℃相比,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虫黄藻数量会减少,珊瑚虫的捕食量会增加
C.32℃条件下,珊瑚虫可以通过减少捕食量来弥补因虫黄藻丢失引起的能量不足
D.根据上述结果推测,全球气候变暖不会阻碍海洋中珊瑚礁的形成
3、农业生产上,造成玉米“缺粒”、葵花籽“空壳”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粉不足
B.光照强度不足
C.开的花较少
D.水、肥料不足
4、如图为女性的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其分泌的激素能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B.精卵结合发生在②中,受精卵移入③后开始细胞分裂
C.③是子宫,是胚胎发育的重要场所
D.④是胎儿产出的通道
5、2024年是中国传统文化12生肖中的农历“龙年”。传说中的“龙”和蛇属于一类动物,请你推测“龙”可能属于( )
A.爬行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6、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群体成员之间常用动物“语言”来联系,下面有关动物“语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的社会行为
D.动物之间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7、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野牛集体抵御狼群的袭击属于社会行为 ②老虎捕食野猪属于社会行为 ③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的内部有一定的组织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 ⑤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的内部都形成等级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一本医书,收载了多种植物药、动物药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9、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2对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与a控制的性状是相对性状
B.如果B来自于父方,则A一定来自于母方
C.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D.a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但a可能会传递给子代
10、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依赖的伙伴,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获取优质皮毛
B.蝎子、蜈蚣、蝉蜕可入药,能治疗疾病
C.麻雀会啄食粮食,应该严厉打击
D.鼠类危害人类生活,必须彻底消灭
11、“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念,下列有关鱼类适应水生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粘液,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能够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C.用鳃呼吸,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D.鳍是它的运动器官,游泳时的动力来自各种鳍的摆动
12、下列绘画作品所代表的动物类群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属于动物间的信息交流
B.蚂蚁觅食、大雁迁徙、黑猩猩钓取白蚁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D.“小鼠走迷宫”实验中,“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的小鼠,学习能力越强
1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A.酵母菌
B.灵芝
C.葡萄球菌
D.曲霉
15、如图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概念关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各项中,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 )
A.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获得
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16、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
A.荚膜
B.芽孢
C.鞭毛
D.细胞膜
17、大天鹅每年都要从西伯利亚到山东半岛等地过冬,这种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取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迁徙行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生种子由种皮、胚、子叶和胚乳组成
B.花生种子的子叶里面贮存着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
C.月季枝条的顶芽发育成花
D.给月季施肥太多而死亡,是因为其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19、现存的动物已知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 )
A.水螅——有口有肛门
B.河蚌——运动器官是贝壳
C.蚯蚓——用肺呼吸
D.老虎——门齿、犬齿、臼齿
20、如图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A.①系带
B.②卵黄
C.③胚盘
D.④卵白
21、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因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1)由于茎内________ 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 .
(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________ .
(3)请说出植物园内“银杏果”与“杏果实”的区别:________ .
(4)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2、如果在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人容易得_____,过多则容易得______;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但受到_______调节,也受到_______的影响。
23、我国水稻有50000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在____组成上是有差别的,他们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水稻____。
24、诱变育种方法包括物理因素,如______;还有化学因素,如______。
25、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 、传入神经、 、 和效应器。
26、蜘蛛会结网捕食昆虫,黑猩猩会搭木箱摘取高处的香蕉,请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行为对于维持生存有什么意义?___
27、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__决定的,是动物与生俱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体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以适应周围环境,属于__反射.
28、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其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 的遗传特性.
29、沙蚕生活在海洋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组成,靠刚毛或_____足辅助运动.
30、根据所学习的人体的多个系统,回答以下小题: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血管和__________组成。
(2)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泌尿系统由_____、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的过滤器”,当血液流经此时,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完成此功能的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它是由感受器→________→神经中枢→__________→效应器组成。
(4)人体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5)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可以将行为分为_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_行为。前者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_________ ;后者是动物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31、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类别连线
32、家兔的前肢短,后肢长且强健有力,这与它奔跑的运动方式相适应。(_____)
33、下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填字母)。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_____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这是因为体内有许多辅助肺呼吸的_____。
(5)E的牙齿有门齿和_____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
34、为了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小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做如下实验。
(1)早晨将装置放到太阳下,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要熄灭的竹签伸入袋内,竹签复燃了,说明袋内________较丰富,这是植物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如果小娟想验证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她应该首先将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叶片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被称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是因为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____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