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下列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恒温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B.恒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恒温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D.恒温提高了动物的生殖能力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鹦鹉学舌”相近的是( )
A.蜜蜂采蜜
B.蜘蛛织网
C.公鸡打鸣
D.老马识途
3、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生物体是青蛙,则过程①的方式是体内受精
B.若图中生物体是家蚕,则过程①的方式是体外受精
C.若图中生物体是家兔,则过程②要经历胎生和哺乳
D.若图中生物体是蝗虫,则过程②要经历完全变态发育
4、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鸟类共同特征的是(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有肺和气囊
5、退役后的警犬经特殊训练可成为导盲犬。下列关于导盲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B.它的关节既有灵活性,也有牢固性
C.犬敏锐的感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D.犬的引路行为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6、水毛茛是一种小型的水生被子植物,身体半浮半沉,如图。浮在水面上的叶子呈扁平状,而沉在水中的叶子都是细丝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生物的性状表现不受基因的控制
B.性状的表现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表现由环境因素控制
D.基因型相同,若环境条件改变,则性状一定改变
7、华枝睾吸虫寄生在鲤鱼等淡水鱼体内,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体内。人类生食鱼类,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下列对以上两种寄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能导致鱼类患病
B.它们有口有肛门
C.它们的生殖器官发达
D.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
8、如图是我们常吃到的一种美味,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也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它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是( )
A.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植物
B.生活在水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
C.生活在潮湿陆地的苔藓植物
D.生活在潮湿陆地的蕨类植物
9、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推断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0、“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常山的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基因
B.细胞膜
C.蛋白质
D.大脑
11、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①苍蝇 ②蜜蜂 ③蜻蜓 ④蚂蚁 ⑤狒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外骨骼
B.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
C.都用气管呼吸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3、一对有酒窝的夫妇怀有二胎,已知一胎是一个无酒窝男孩,叙述错误的是( )
A.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
B.无酒窝由隐性基因控制,二胎是无酒窝的概率是25%
C.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D.两个孩子体细胞的染色体均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4、下列菜名中的主要食材动物,具有“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等特征的是( )
A.螺蛳粉
B.白切鸡
C.香辣牛蛙
D.小龙虾
15、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持干燥 ④保持湿润 ⑤暴露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6、在郑州郊区的农田里,农民种有白菜、萝卜、菠菜、辣椒等蔬菜,其中辣椒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分别体现出(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17、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生物进化
C.环境污染
D.生物入侵
18、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
A.肺不够发达
B.用皮肤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19、指纹识别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手机指纹解锁,指纹锁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对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相对稳定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
21、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
22、某市因旧城改造,很多道路需要拓宽,园林部门根据规划对树木进行移植。为了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你有哪些建议?_______________
23、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______和____组成,其中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_______。
24、________是我国仅有的类人猿,因其前臂长而得名。
25、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
26、免疫是人体的一种_______,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______和______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______,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_______和______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7、根据图A叶芽纵切面和B枝条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2 3 4 5 。
(2)8由 发育而来;7由 发育而来;6由 发育而来
(3)由此可见,叶芽将来发育成 。
28、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
29、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对黑色雌、雄豚鼠交配后产下后代的遗传图,据图回答:
(1)豚鼠的毛色性状是由 控制;
(2)决定豚鼠毛色为黑的基因(T)是显性基因,决定豚鼠毛色为棕的基因为(t)是隐性基因.图中所示亲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均为 ,子代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 ,某只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是Tt或 .
31、将下列成语与对应的行为用线连起来
32、真核生物都有细胞核,而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 )
33、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生物社团的同学们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方式称为__________,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_。
(4)与甲和丙相比,丁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该方式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5)月季除了用戊图所示的方式繁殖外,还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_____生殖,其后代具有_____的遗传特性。
34、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
(1)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______行为,受体内的_______控制,这是螳螂的________ 。
(2)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