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⑤李回归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④⑤①②
D.⑤④③②①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B.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5、发现青蒿素,对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作出贡献的某科学家,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6、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南海舰队
B.北洋舰队
C.东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7、请你判断下图是回归祖国后的哪两个特别行政区区旗( )
A.香港和澳门 B.澳门与台湾 C.香港和台湾 D.台湾和钓鱼岛
8、“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其主要任务 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 时的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没有通过的是( )
A.国歌 B.首都 C.国徽 D.国旗
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建成
C. 首次培育成功和型杂交水稻
D.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2、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打破“大锅饭”
③停课、停工“闹革命”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13、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包括(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官僚资本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被誉为“铁人”的模范人物是
A. 雷锋
B. 邓嫁先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15、“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毛泽东这段话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
A. 美国第七舰队阻止中共解放台湾
B. 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C. 苏联支持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D.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16、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
17、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
18、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拥有的高贵品质是:( )
①爱国主义 ②帝国主义 ③革命英雄主义 ④国际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9、习近平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其中“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七千人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现在装备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 )
A.瞄准日本和美国领土
B.反击敌国空中的入侵
C.为台湾回归准备军事力量
D.实施核反击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2、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3、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
2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25、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6、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7、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8、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9、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简要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项目 |
重大举措 | |
改革 |
农村 |
推行 制 |
城市 |
国有 的改革 | |
开放格局 |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
(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党的十五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平等互利
(5)____________
34、中美两国关系在风雨中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三 中美建交至今40年,特朗普上台后,把中国列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贸易、南海、台湾等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和博弈加深,遏制明显加强。曾为特朗普核心智囊的班农声称,中共十九大报告“实际上是在规划未来几年控制世界的主导地位”。
——何亚非《中美“新冷战”并非杞人忧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美国对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说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遏制明显加强”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如何发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