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塔尔沙漠 C. 卡拉库姆沙漠 D. 撒哈拉沙漠
2、读图南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1月份凉季时,适合当地农民耕种水稻
B.7月受季风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
C.7月的盛行风为东北季风
D.南亚地区降水丰富,不会有旱灾发生
【2】下列关于南亚海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南临印度洋
B.位于亚洲南部
C.西面为阿拉伯海
D.东面为亚丁湾
【3】关于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B.河流均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
C.南亚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图中A处表示的是( )
A.鞍部 B.山顶 C.山谷 D.陡崖
4、暑假,某学校一考察队登上了太白山。下图为太白山附近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流速最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地与太白山主峰(3767.2米)的相对高度最接近的是( )
A.160米
B.130米
C.100米
D.70米
【3】A、B两湖泊量得图上距离约3厘米,那么其实际水平距离约是( )
A.1.5千米
B.15千米
C.150米
D.15米
5、读“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板块是( )
A.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下列关于图中D、E两海域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会扩大
B.都会缩小
C.D将缩小,E将扩大
D.D将扩大,E将缩小
【3】下列地区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
A.板块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
C.大陆内部
D.赤道与两极地区
6、清真寺是哪个宗教的标志性建筑物 (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7、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逐渐变大
8、下列作物与产地搭配正确的是(
A.泰国-椰子
B.马来西亚-棕榈油
C.印度尼西亚-蕉麻纤维
D.菲律宾-稻米
9、印度的小麦分布在( )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
C.恒河中下游平原
D.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平原
10、澳大利亚最独特的动物是( )
A.羚羊
B.考拉
C.红猩猩
D.长颈鹿
11、如图说明了( )
A.预测某地天气 B.寻找各种矿产
C.确定位置、方向 D.测量地形高度
1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0千米
D.6378千米
13、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②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③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④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声明:“巴黎圣母院是历史、建筑和宗教遗产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学遗产的丰碑,是我们集体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她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人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黎圣母院属于( )
A.基督教建筑
B.伊斯兰教建筑
C.佛教建筑
D.犹太教建筑
【2】图中景观的遗产类型是( )
A.自然遗产
B.非物质遗产
C.文化遗产
D.自然、文化双遗产
【3】12月20日,台风“雷伊”携风雨影响海南,某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窗外传来一阵阵可怕的呼啸声,突然,大雨倾泻而下。风和雨好像渐渐统治了世界……试判断台风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5、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 B.亚热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16、读四幅“大陆漂移示意图”,判断大陆漂移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A.A B C D
B.C A D B
C.C D A B
D.C D B A
17、小明到公园浏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参考( )
A.交通图 B.导游图 C.地形图 D.政区图
18、关于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大的国家人口密度一定大
B.人口增长快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一定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一定大
D.全球各地人口密度没有多大差别
19、读“中国四个南极科考站和南极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正确的是( )
A.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的纬度最低
B.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
C.泰山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
D.矿产资源全部集中在南极大陆
【2】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原因是此时南极( )
A.正值极夜,风雪小
B.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C.降水较多,可用水资源充足
D.正值“暖季”
20、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更替③四季的变化④极昼极夜现象⑤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
21、世界各国人口数目相差很大,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有_______多。
22、北美洲西临 ,东临 ,北临北冰洋.
23、读非洲示意图(图1)和非洲大陆年降水量(毫米)分布及某种动物分布图(图2),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的A___________山是非洲第一高山。
(2)根据图1和图2可知,世界最长的河是___________(填“③”或“④”),该河中下游地区降水稀少,其原因是该河流中下游主要流经了___________气候区。
(3)图1中的阴影部分与图2中的___________毫米降水量以上的范围大致重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阴影部分属于___________气候。
(4)根据图中某动物的分布地可推断,该动物主要生活在( )(填字母)
A.干热的沙漠地带
B.海风吹拂的沿岸地带
C.湿热的雨林地带
D.稀树草原广布的地带
24、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中填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根据表格提示填写相关内容。经线、纬线。
| 形状 (圆、半圆) | 长度 (是否相等) | 指示方向 (东西、南北) |
经线 |
|
|
|
纬线 |
|
|
|
2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反映了 半球 季气温分布情况.
26、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
(2)从纬度看,A点属于 (北半球、南半球)。
(3)从经度看,B点属于 (东半球、西半球)。
27、东、西两半球划分的界线是_____和______。
28、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河流呈______分布。
29、附加题(读临洮及周边地图,补全下方文字。)
临洮县,古称狄道,隶属于甘肃省____市,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洮河在临洮县城内的大致流向是自____向____流。临洮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截至2018年10月,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千米,总人口55.29万,有汉族、回族、东乡族等21个民族,下辖12个镇、6个乡。临洮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临洮是省会____的南大门。从图中可以看出渭源县城位于临洮县城的____方位。2017年,临洮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617元和7198元。2020年2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临洮县退出贫困县。
30、埃及位于 河流的下游
31、“红叶”是由于树叶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及最佳观赏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早可以观赏红叶的景区位于________(省级行政区),最迟看到红叶的景区位于________(省级行政区);我国东部地区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_(早/晚),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喀纳斯和红叶谷两地都处于__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喀纳斯纬度更高;从海陆位置看,喀纳斯地处________(沿海/内陆)。因此,喀纳斯红叶观赏期更________(早/晚)。
(3)稻城俄初山与同纬度岳麓山(海拔约300米)相比,红叶观赏期________(提前/滞后),因为这里海拔________,气温________。
(4)香山、栖霞山、岳麓山三景区在11月观赏红叶时昼长有明显差异(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其所在省级行政区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京、苏、湘
B.苏、鄂、京
C.湘、吉、新
D.湘、苏、京
(5)北京香山的红叶11月上旬随着强劲________(东南/西北)风的到来,结束了一年中最绚烂的秋意。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止2020年12月23日,全球人口总数为7,585,204,179人,其中中国以1,400,050,000人位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54,051,854人位居世界第二位,第三至第六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材料二:世界人口变化图
材料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为17%,203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高达24%。
(1)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将是______。
(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基斯坦属于______国家,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合作被称为______。
(3)巴西人口显著特征是有着大量______人种,该国北部亚马孙平原因气候过于______导致人口密度较为稀疏。
(4)结合材料三所提供的相关资讯显示我国人口______现象严重,该现象会带来哪些影响______?
(5)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少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出现的“城市病”现象越发引人关注,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回答“城市病”的具体表现?
33、读图,回答问题。
(1)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是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
(2)南极洲主要是________气候;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北部主要是________气候。
(3)亚欧大陆的中部分布着大面积的________气候。
(4)分布在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34、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的气候类型分别为:甲____,乙____,丙____。
(2)造成甲乙丙这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简述甲图的气候特征。
35、读“板块分布示意图”,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①处为地中海,②处为红海,依据两个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科学考察证明,这里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不断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最终消失,两板块继续靠近,相互碰撞挤压,地面不断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材料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过程中,若两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1)在图中准确位置填注喜马拉雅山脉.__
(2)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震频发地区,主要原因是__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 B.地处板块内部
C.地处两大板块碰撞交界地带 D.地处两板块张裂区
(3)你认为①、②两处最有可能发展成新的大洋的是__(填序号),因为该海区位于非洲板块和__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板块发生__,若干年后,就有可能发展成新的大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