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2、下面哪种结构能够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①卵壳 ②卵白 ③卵黄 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4、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生物种类 | 受精方式 | 发育方式 |
A | 金鱼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B | 青蛙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C | 狗 | 体内受精 | 体内发育 |
D | 蝴蝶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A.A
B.B
C.C
D.D
5、给植物分类时,把小麦、木瓜、银杏归为一类,把葫芦藓、肾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有根和无根
B.有叶和无叶
C.有种子和无种子
D.陆生和水生
6、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7、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8、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
B.用落地生根的叶子繁殖植株
C.用小麦种子繁殖幼苗
D.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
9、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枝
B.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10、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
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
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
11、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闻名。有人将其引进到双流种植后,果实的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可以看出( )
A.环境引起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C.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环境改变引起的甜度变化不遗传
12、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1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B.没有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15、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6、下列生物体现出的生殖方式与试管婴儿这种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组织培养蝴蝶兰
B.月季的扦插
C.植物异花传粉
D.克隆羊多莉
17、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18、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19、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20、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2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 ,又有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23、心脏中壁最厚的腔室是_____。
24、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_____内,并在_____内发挥作用,表现出_____控制的性状,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25、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不良行为.
26、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得病,这是因为有免疫系统的保护。如图中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免疫,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________。
27、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28、遗传:亲子间的________。
29、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处理,使生物体内的________或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______________,再从中选择对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
30、菜粉蝶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针对它的发育过程,你认为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
31、连线题
32、始祖鸟化石证明一种生物可进化为另一种生物( )
33、上课前李老师发动同学们到校园里捉些鼠妇来做实验。张敏同学在抓鼠妇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通道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光还是潮湿程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她进行了探究。将一个正方形的铁盘,以横、竖中线为界分成四个区,分别标出A、B、C、D,四个区设置的条件分别是,A区明亮并放入干燥的土,B区明亮并放入潮湿的土,C区黑暗并放入干燥的土,D区黑暗并放入潮湿的土。鼠妇可越过界线,在四个区来回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心位置放入20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中鼠妇的数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张敏同学在实验中探究了_____种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__两个区进行对照。
(3)选择A与B区进行对照以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认为不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敏同学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四区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光与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你认为该结论________(选填“科学”或“不科学”)。
(5)在第10分钟后统计时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D区,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是某些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请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则形成生殖细胞B的结构是位于子房内的___________。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___________和成虫三个阶段。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青蛙,②过程中形成的幼体用___________呼吸。
(4)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鸟类,生殖细胞B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B的___________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5)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类,每个生殖细胞B的细胞核中含有___________个DNA分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