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
B.支持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
C.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2、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3、1916年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欧洲”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奥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 三国协约成立
D. 三国同盟成立
4、两河流域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是在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3100年
5、一位历史学家称,美国1861~1865年的战争是叛乱战争和国家统一战争的混合体。他强调这次战争的意义在于
A.赢得了国家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废除了奴隶制度 D.确立了霸主地位
6、阅读史书,我们发现这一地区,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大王,也有贵族、平民,其生产组织形式是部民制,从事农业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为“海部”。据此可知,这可能是
A.前5世纪的罗马
B.6世纪前的日本
C.7世纪的阿拉伯
D.8世纪的拜占庭
7、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促成苏联解体
8、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9、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右下图 A、B、C、D 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A.A
B.B
C.C
D.D
10、“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派领事驻扎。英商得自由携眷居住。”这一条款出自(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11、19世纪中期,《伦敦画报新闻》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是人类中的一个大家庭,已经与世隔绝很多世纪,现在要加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其他国家互相打交道了。中国有众多的人口,现在冲破了长久以来包围着它的愚昧和迷信,将要走到光天化日之下,享受到更为宽广之文明的自由,进入到不可限量的辉煌前景。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2、亚当•斯密说:“美洲的发现和前往东印度的航道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完成这两件壮举的航海家分别是
A.哥伦布和达•伽玛
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麦哲伦
D.达•伽玛和麦哲伦
13、德国诗人海涅曾经为拿破仑写过这样的诗句“每当想到陛下,记忆便充溢着夏日的苍翠和暖阳”:海涅这样描写此时的家乡:“完全按照法法国的方式统治着,奴求制人身依附和服役杂税都被废除了”。海涅的赞叹是因为( )
A.拿破仑建立法兰两帝国 B.拿破仑对内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拿破仑使德国摆脱了外来民族压迫 D.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德国的封建势力
14、如果要从网上查找古代阿拉伯的历史信息,下列不适合作为关键词的是
A. 太阳历
B. 《天方夜谭》
C. 清真寺
D. 阿拉伯数字
15、《神曲》抨击教会的腐化,表达市民的情感理想;《罗密欧与朱丽叶》批判封建道德观念,表达追求幸福、自由理念。这些作品是体现共同的社会思潮是( )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主权在民
D.理性主义
16、“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引航的帆,啊……”该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中国革命已转危为安
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据此推断,卡布拉尔最有可能服务于(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并组建了区域性的世界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联盟
19、古代世界各大区域文明多姿多彩,如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它们凸显了人类文明的特点是( )
A.继承性
B.民主性
C.多元性
D.一体性
20、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A. 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 制定美国宪法,创建民主政体
C. 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 实施新政,帮助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21、12世纪,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2、___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3、________年,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史称“十月革命”:________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4、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 的体制。
25、________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848年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6、公元__________年,禹建立夏朝;___________是目前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7、火车的发明者是——
28、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希腊哲学家是______;______在位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9、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30、(1)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了《_____》。
(2)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_____发明了“珍妮机”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了_____。
(3)19世纪中期,_____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1、有人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他的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如果你不同意上述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拿破仑?
32、
材料
(1)图一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成果?这一事件首先在哪国开始?主要标志是什么?
(2)图二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成就?主要标志是什么?
(3)这两次事件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33、探究题。
如何约束统治者的权力和规范社会秩序,是近代以来很多国家不断探索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拿破仑执政后颁布了什么重要的法律文献?它体现了哪些原则?
(3)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是怎样对权力进行制约的?
(4)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
材料二: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材料三:“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
——莎士比亚
(1)材料一的这段话是谁说的?其代表作是什么?(1点即可)
(2)材料二所说的“新时代”开始于什么地方?被称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判断这场运动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