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兴安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孩被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B.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矜持

    C.在灿若群星的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是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D.平时一向不爱说话的他今天却和同学们侃侃而谈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关雎》开头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B.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游记散文《绿》,着力刻画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情绪。叙事散文《背影》则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其中江城子天净沙都是词牌名密州出猎秋思都是题目。

    D.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B.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 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芷江受降坊”是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湖南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星城长沙举行,衡阳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名_______,战国时期思想家,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而后________________  (2)于虑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开篇列举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4就国家而言,“死于安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5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0二一年新年贺词。黄石某中学团委组织同学们观看直播,并开展“无奋斗,不青春”的主题活动。他们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项目:

    (活动一)聆听主席教导——致敬奋斗者

    (活动二)

    (活动三)感受中国力量——开启“奋斗者”号

    2020年11月10日7时42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0000米。此举彰显我国在最深海底探险的综合技术实力。据悉,4月22日,万米载人潜水器征名活动正式推出后,网上掀起一波“起名才艺大比拼”的热潮,近十万网民参与命名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十强名单出炉,再经由专家组评议。大家一致认为“奋斗者”这一名称 。因此,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命名为“奋斗者”号。

    ①请你在项目活动二后面横线上填写一个活动名称。

    ②小智同学介绍了关于“奋斗者”号的资讯。请阐释“奋斗者”号的命名缘由,补充在材料中的横线处。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默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问君何能尔?  

      ,拔剑四顾心茫然。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鬓微霜,又何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受上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马宝山的《铁匠铺》,回答下列小题。

    ①那时侯,冯氏铁匠铺没名。冯铁匠不打钉,不造镰,不锻钎,不铸犁。冯铁匠专给驴马骡挂掌。冯铁匠最拿手的是使马绊子。客家要挂掌,牲畜拴到冯氏铁匠铺门前的木桩上,冯铁匠手端半瓢苞米粒儿送到牲畜嘴边,另一只手在它身上搔痒。那生灵嘴里吃得香,身上搔得舒服,却不防被冯铁匠猛地一个绊子按倒在地,膝头压住脖颈,从腰间抽出一节绳索在四蹄上结了死扣。接着刮蹄、配掌、挂钉。牲畜的主人一袋烟还没抽完,冯铁匠的活利落脱手了。那新挂掌的牲畜站起身抖出一身的威仪,四蹄生风,踏出一路清脆。

    ②多烈的马、多倔的骡,冯铁匠只要一个绊子,就没有绊不倒的。

    ③冯铁匠从小练就的一条神腿。

    ④小镇南街竖起一座炮楼,里边住着四五十皇协军和一小队日本鬼子。小鬼子队长吉田喜欢摔跤,炮楼里几十号人摔个遍,没对手就到小镇街上找。见到身强力壮的汉子就拦住:“哟西,摔跤的有……”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扯着胳臂就摔。赢了,叉开腿一站,让摔输的人从他胯裆里钻过去。

    ⑤一天,吉田在冯氏铁匠铺门前拦住一个乡下汉子摔跤。赢了又要叫乡下汉子钻他的胯裆。乡下汉子不从被吉田一阵踢打。这时冯铁匠走过来问吉田:“摔输了就钻胯裆?我替他钻!”说完趴下身子从小鬼子的裆下钻了过去。在一片唏嘘声中,冯铁匠慢慢站起身,立到吉田面前,煞了煞腰带,拽住他的胳膊,脚下猛地一个绊子,将吉田啪地摔倒在地,扶起来连着又使两个绊子,摔得小鬼子吉田鼻青脸肿,赢得满场喝彩。冯铁匠抱住膀子叉开腿,做出让吉田钻裆的架势儿。吉田脸上憋出猪血似的紫红溜出人群。

    ⑥冯铁匠叫在场的女人们背过身去,他在吉田卧倒的地面上哗哗地尿了好大一阵子,又很淋漓地大笑了一会儿。

    ⑦几天后,小鬼子吉田从保定城请来一个叫大雄的摔跤手。听说大雄在入伍前是日本北海道的职业摔跤手。大雄与冯铁匠要一试雌雄。

    ⑧场地就圈在铁匠铺门前。第一回合摔了个平手,都摸了一下对方的招式。第二回合,冯铁匠输了,第三回合冯铁匠也输了。又摔两跤,冯铁匠的那两条神腿都没用上。吉田拧出一脸淫笑,逼冯铁匠去钻大雄的胯裆。大雄摆手不让,要冯铁匠喊一声“大日本万岁”就饶他。

    ⑨冯铁匠额上青筋暴突,忽然从墙角抱过一个石磙,将一条腿担在铁砧上,双手高举石磙,“咔嚓”一声,砸断了那条神腿,晕厥倒地。

    ⑩大雄脸上一阵抽搐。吉田令人打来一桶冷水,泼醒冯铁匠仍逼他喊“大日本万岁”。

    ⑾此时场上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盯住冯铁匠拖着鲜红如旗的腿,一步一步爬到大雄面前。大雄退一步弯下腰欲将这位铁汉子扶起来,却被冯铁匠一手甩脱。大雄又后退三步,摘下军帽深深地给中国的这位铁汉鞠一躬,然后拉着吉田慢慢退出人群。

    ⑿半年后,冯氏铁匠铺又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震得满街铿锵。冯铁匠单腿独立,站在铁砧前,打钉,造镰,锻钎,铸犁。

    ⒀炉火纯青,映得冯铁匠通体紫光。

    1本文主要写冯铁匠和日本鬼子吉田、大雄之间的故事,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填空。

    人物

    情节

    冯铁匠

    日本鬼子

    开端

    替乡下大汉钻吉田胯裆,然后绊倒吉田,在他倒地的地方尿尿

    吉田羞辱地溜走

    发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雄让冯铁匠喊“大日本万岁”就饶他

    高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田仍逼冯铁匠喊“大日本万岁”

    结局

    冯铁匠拖着伤腿爬向大雄,拒绝大雄扶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①~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语言。

    (1)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此时场上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盯住冯铁匠拖着鲜红如旗的腿,一步一步爬到大雄面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句式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冯铁匠单腿独立,站在铁砧前,打钉,造镰,锻钎,铸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矛盾法的运用是一种艺术。冯铁匠起初替乡下汉子钻吉田的胯裆与后来他宁愿断腿也不喊“大日本万岁”似乎是矛盾的。链接材料中的结局似乎也是矛盾的。请你说说本文和链接材料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  

    (链接材料)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 10、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交往的质量

    (1)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2)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3)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4)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5)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6)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7)如是,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要有一位称心的旅伴。

    1第(7)段说“最好有一位称心的旅伴”,阅读全文,概括出“称心的旅伴”的特征。

    2除了道理论证,第(3)段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请你举出一个能证明“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不是刻意求得的”的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4请你具体说明第(6)段的论证思路。

  •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2004年,画家张中和办起了深圳梧桐山第一所私塾,取名“蒙正学堂”。他是梧桐山私塾教育的肇始者。后来,在他的拉动下,小学教师、餐馆老板,也在梧桐山开办了自己的私塾。数年间,越来越多的国学爱好者汇聚这里,租民房,挂上学堂的匾额。梧桐山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山村,一跃成为民间国学教育的重镇。

    张中和喜欢南怀瑾描绘的读书画面——“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喊破好喉咙”。培养这个时代的圣贤之人,是张中和的理想:“我的教育理想十年来都没改变。”梧桐山最辉煌的时候,一所所学堂像雨后的蘑菇般纷纷生长,堂主们互相鼓励:“以后梧桐山的圣贤,得一卡车一卡车地往外拉啦。”

    鼎盛时,近千名孩子放弃了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在梧桐山读经诵典。《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学生们朗朗而读,喁喁而诵,在一遍遍地记诵中,将圣贤之言装进脑子。

    自2004年第一间私塾开办,这场投注无数人心血的教育实验,已经持续十年。在京、沪、浙,乃至全国各地,私垫、学堂、读经联谊会等已超过3000所,影响了上千上万的家长和孩子。

    但是,今年,张中和的学生只有最多时的一半。出现同样状况的私塾不在少数。原本期望的教学效果没有出现。从小读经的孩子,可以将经典读得烂熟,但五六年后,家长却发现他们中的一部分认字都有问题。而那些曾经引以为傲,将整本《大学》《诗经》《易经》一口气吐出唇边的文字,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若想重温,只剩吞吞吐吐和自找难堪。这是因为,学生从小只是跟着老师一遍遍复读,就和唱歌一样,听熟了就能唱,但既不认识音符,也不了解意思。

    很难说之前没有人察觉,这更像是一个终于耗尽耐心的故事。“当时家长就‘反’了。”在某一家学堂,十几个家长,接走了自己的孩子。

    对私塾的失望,迅速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失去了每个学生5万到10万不等的学费,这一年倒闭的私塾就有十来所。

    【材料二】传统文化的回归,在如今却以“变味儿”的形式继承。有学者忧虑地指出,如今的孩童齐背古书,不过是填鸭教育的翻版,而高收费的国学班试图隔绝外部环境,将学生们置于一个“仿古”的时代,对恢复传统文化的精粹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国学热”背后隐藏的相关机构的急功好利,才将社会的“浮躁”又推动了一把。

    【材料三】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该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

    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

    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4日,有删节)

    【1】结合以上材料,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私塾那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危机,而且高收费的国学班也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

    B.《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并不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我们要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给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

    C.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

    D.很多搭车“国学热”的机构并没有达到最初声明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

    【2】材料一是一则长篇新闻报道的节选,请你给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3】材料三,划线句子引用了庞朴的话,有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三,说说传统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哪些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尽得最大的责任,就是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是小快乐。你若是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脱了。——梁启超

    请自拟题目,按以下要求作文:

    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