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世纪时的牛津大学享有的自治权主要有
①免赋税特权 ②独立的世俗审判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穆斯林占领麦加
B.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C.巴黎公社成立
D.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3、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是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论的是
A.589年隋灭陈朝而实现全国统一
B.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
C.为增加就业机会罗斯福新政推行了“以工代赈”政策
D.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4、古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次“古代希腊——西方文明之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属于本次探究主题的是:( )
①杠杆定律 ②阿拉伯数字 ③麦加清真寺 ④《俄底浦斯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是某初三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西欧庄园
B.封君与封臣
C.大学的兴起
D.城市的发展
6、《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文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苦。”这一说法( )
A.很主观,缺乏历史依据
B.否定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C.很客观,没有一点主观性
D.肯定了华盛顿对美国的历史贡献
7、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的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
A.煤炭和钢铁
B.交通和纺织
C.冶金和采矿
D.电力和化工
8、“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新航路的开辟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 | 基督教兴起 | 封君封臣制 |
C | 萨拉热窝事件 | 二战爆发 |
D | 美国政府采取“以工代赈”方法 | 彻底解决美国社会根本矛盾 |
A.A
B.B
C.C
D.D
9、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法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B.《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独立的司法特权,教会无权干涉
D.《查士丁尼法典》收录了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所有法令
10、20世纪50年代,新兴国家不得不在夹缝中,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新的出路。这些新兴国家寻找的新出路是
A.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加入资本主义阵营
C.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11、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史实与他吻合的是
A.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C.带领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D.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开始走上政坛
12、一百六十多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里的“新时代”指( )
A.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B. 资产阶级革命
C. 资产阶级改革 D. 国际工人运动
1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专制制度的根源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4、下列哪些是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发生转变的因素?( )
①城市复兴
②君主专制形成
③市民阶层崛起
④手工工场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主要是指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中央集权制度
16、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2019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的开幕式上表示,截至2018年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正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7、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此人是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8、下列对“三角贸易”说法正确的有
①“三角贸易”给美洲提供大批的劳动力
②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与落后
⑤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9、14—17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A.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和雾月政变
C.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 光荣革命和雾月政变
20、手工工场的出现被誉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
A.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规模大 B.各国君主大力发展手工业
C.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D.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1、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______。
22、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的15个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__________政权,总称为“十六国”;唐朝灭亡后,南方地区出现的九个政权,连同割据北方太原的__________政权,总称为“十国”。
23、打破神创论,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是_____。
24、前27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了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的“_______”。
25、____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____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6、19世纪70年代,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_______,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时代。
27、“梦幻工厂”的是____________
2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_____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9、河姆渡居民住着 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 的房子。
3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31、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它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32、文艺复兴是是西欧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所谓思想解放就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和变化了的客观世界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同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同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请你列举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至少两例)并分析其共同作用。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
(2)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
(3)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34、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
材料一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体现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古代东西文明交流:_______。
古代王朝国力强盛:________。
古人对生命的赞美:________。
材料二 唐代绘画中,描绘贵族生活的人物画成就极高,如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展现出了唐代贵族的日常生活图卷。到了宋代以后,社会世俗化、平民化的特征日益凸显并在绘画领域中蔚然成风。风俗画从市井民间捕捉题材,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宋代风俗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
——摘编自林若然《平民化趋势下唐宋绘画观念的变迁》
(2)依据材料二,比较唐代和宋代绘画的不同。
材料三 中世纪的许多雕像都面无表情,身体僵直,千篇一律。14世纪后,西方的雕塑逐渐 始集合在人的旗帜之下,完全展现人的本来面貌,充分表达人性。
——摘编自吾淳《西方古典建筑与雕塑入门》
(3)依据材料三,说出 14 世纪前后西方雕塑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18世纪下半叶起,风景画在英国异军突起。透纳是英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
《雨、蒸汽和速度》 透纳 1844年 | 创作思路:本画的灵感来源于透纳坐火车的亲身体验。 赏析:一列火车迎着风雨飞驶而来,机头喷出的白气与工厂排放的浓烟还有雨雾融为一体。画家着力表现了雨中飞驰火车的磅礴气势,自然力和蒸汽机车的巨大威力。 |
(4)结合所学,分析《雨、蒸汽和速度》创作的时代背景。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艺术创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