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眉山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它是

    A.炎黄联盟

    B.国人暴动

    C.百家争鸣

    D.焚书坑儒

  • 2、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认为,“万能和仁慈的上帝,他根据简单的法则创造了这个世界。关于法则简单的断言是支持伽利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依据。神要求上帝本人在创造世界的时候,也用数学的语言去书写,因为数学学语言是完整性的理性语言”。笛卡尔的这一理论(       

    A.消除了科学与宗教的对立

    B.宣扬了理性主义精神

    C.推动了神学的科学化进程

    D.巩固子天主教会统治

  • 3、通过制作知识结构图便于厘清历史线索。如图“?”处应该填写

    A.农业的发展 B.工场的发展 C.教育的普及 D.城市的兴起

  • 4、如图描述的是某宗教的传播路线,它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5、下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的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①思想领域的解放②经济体制改革③加入世贸组织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6、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此时

    A. 巴黎人民已攻占巴士底狱   B.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建立

    C. 法兰西第一帝国已告成立   D. 法国的启蒙运动尚未开始

  • 7、罗马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凯撒发动的起义

    B.斯巴达克发动的起义

    C.屋大维发动的起义

    D.亚历山大发动的起义

  • 8、下图《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反映的是

    A.中国的分封制

    B.日本的班田制

    C.西欧封建制度

    D.教皇为查理加冕

  • 9、“我不要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作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②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10、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实施者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12、殖民扩张时期,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

    A. 荷兰 B. 法国 C. 比利时 D. 西班牙

  • 13、古训有云“宁失千军,不失寸土”。明朝时为维护国家统一“宁失千军,不失寸土”的史实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雅克萨之战

  • 14、下列有关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B.制作磨制石器

    C.制作色彩艳丽的彩陶

    D.使用耒耜耕地

  • 15、下表是我国《1958一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表中数据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年)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8

    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某同学翻阅《新航路的开辟》一书,阅读如图所示章节内容,他可以进一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     

    第二章   1453年前后的世界

    第二节   西方的萌动

    一、西方人的“东方梦”

    二、“诱人”的胡椒粒

    三、技术的“跃进”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 17、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

    ①农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多  

    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8、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佛教传播

    B.大化改新

    C.殖民掠夺

    D.光荣革命

  • 19、再现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的作家是

    A.贝多芬

    B.梵高

    C.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 20、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展开自主学习,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受到马可·波罗的影响

    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

    C.重大事件: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消极影响:引发了殖民掠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769年_______成功研制了改良蒸汽机。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_______号。

    (2)______________的发明是近代电讯技术的重大成就。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收了德国_______、英国_______、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1870年7月,法国与普鲁士爆发了争夺欧洲霸权的______________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2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_。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历史迈入“______时代”。

  • 23、_______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 24、1777年,英军在陷入大陆军包围,被迫投降,_________成为战争的转折点;1861年,美国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_______,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 25、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典型的青铜器物有体型巨大的“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战国时,各国注重水利、发展农业,其中,造就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美名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

  • 26、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____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 27、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队而垄断世界航运业,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的国家_____,凭借强大的实力先后打败西班牙、法国等,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_____

  • 28、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方框内。

    A.古希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

    B.南希腊的著名城邦

     

  • 29、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的文学家是_____,其著作反映的核心思想是____

  • 30、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2)图二所示绘画作品的名称是什么?请简要阐述这部作品所诠释的时代精神?

    (3)图三所示书籍中,对无产阶级发出了怎样的号召?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 32、科技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

    【科技助推发展】

    材料一 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   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1)材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在经济方面带给英国的主要变化是什么?在这一变化下,英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科技激化矛盾】

    材料二   机器的采用,把大量的小手工业者驱入无产阶级队伍,而工厂所吸收的工人却在相对地减少,结果造成经常的失业大军,马克思称之为相对人口过剩或产业后备军。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和廉价童工、女工的使用,使工人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在1839年英国42万纺织工业工人中,成年男子不到1/4,而妇女占242,000人,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者超过80,000人。”工人队伍中女工和童工比重的增大,意味着工人平均工资的下降。以棉纺业为例,“1806年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低63%强,童工的工资更少。”

    ——刘淑兰《英国产业革命史》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下层人民的民生却日益恶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造成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

    【科技带来困扰】

    材料三 近年来“雾霾”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项调查显示近年“两会”民众最关注环保问题。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成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3)材料反映了当前中国面临着什么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 33、(1)金字塔是哪一流域的世界文化遗产?

    (2)法老修建金字塔的作用是什么?

    (3)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怎样?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九年级历史小组针对20世纪的战争、危机、和平、发展进行了探究,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回望和平——解密战争与经济)

    (1)战争的发生往往与经济有联系。请简述下面图一与图二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 (走进和平——探寻战争与政治)

    (2)下面材料中的“和约”与“公约”指的是什么?分别简述其影响。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毛泽东指出: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任务三 (沉浸和平——探寻战争与格局)

    (3)请结合下列20世纪的年代尺,简述1919—1991年国际格局的演变,并概括这两个格局的相同点。

    任务四 (应对危机——再谋发展大计)

    (4)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面临着各种危机,也出现过不同的解决方案。请结合下列关键词以“危机·转机”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3个)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欧洲的联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