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澎湖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

    A. 环绕 荡漾 栖息

    B. 环绕 飘扬 歇息

    C. 缭绕 荡漾 歇息

    D. 缭绕 飘扬 栖息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东晋诗人。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B.《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

    C.《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儿时一些记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D.《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室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事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3、学校将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请代为挑选一幅最恰当的对联( )

    A.抑扬顿挫听先贤教诲,方正平稳育民族精神。

    B.一字一音是汉语本色,一笔一画如多彩人生。

    C.承先启后传千年文化,继往开来扬时代精神。

    D.横平竖直是祖先脚印,轻描淡写如历史回声。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 谈起电脑,互联网,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军阀张宗昌胸无点墨,却喜欢附庸风雅,常常闹出丑剧,真是贻笑大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节选自《诗经·秦风》,主要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季节是严寒的冬天,确定了全诗忧伤、哀婉的感情基调。

    C.选文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路途的艰难、时间的漫长间接地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D.诗歌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产生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

    (4)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考查。

    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标题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请你用一句简短而富有创意的话来点评《傅雷家书》的内容或特色。(字数不超过20字)

    示例:《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傅雷家书》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   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   、对 深厚的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雨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1)第③段说:“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2)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

    (3)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情节和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至少分析出两点)

    (4)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你以“从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