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 李清照
B. 王昭君
C. 武则天
D. 曹雪芹
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并遭到他们强烈反对的是( )
A.确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鼓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3、史书评价武则天统治有“贞观遗风”。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武则天推行唐初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C.武则天统治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D.武则天残酷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和旧贵族
4、人民法院报2016年10月8日文章:宋朝司法中的“情理法不协”及对判例的影响。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 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 开创进士科
C.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5、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 掠夺财富 B. 侵略扩张 C. 抗击倭寇 D. 宣扬国威
6、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李渊 B.赵匡胤 C.杨广 D.忽必烈
7、以下若干历史朝代文学成就概括,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8、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中华帝国的衰弱
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9、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参观“唐朝历史”的展厅时,看到了一幅对联:鉴真东渡传佛法,玄奘西游取真经”,大家七嘴八舌地商讨认为横批应是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文明互鉴 D.民族和陸
10、唐朝中后期,朝政黑暗。唐懿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指出:“民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九破”是指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和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大将不朝”被史学界公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指向的问题是( )
A.皇权腐朽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11、唐朝时,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开封 B.长安 C.临安 D.南京
12、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是唐朝和哪一少数民族和亲?
A.吐蕃 B.契丹 C.党项 D.女真
13、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力,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下列对三国鼎立相关情况的描述,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 )
A.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B.221年,刘备在昆明称帝,国号汉
C.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 D.223年,王莽在洛阳称帝,国号新
1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材料出自清朝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当时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的原因是( )
A.废除宰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15、如果你是下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在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熟读四书五经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6、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
A.寇准 B.宋真宗 C.李纲 D.宋钦宗
17、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藩镇割据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鉴真东渡
18、评价人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赵匡胤评价准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建立科举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明朝很多小说注重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其中,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
A.《天工开物》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20、下列关于明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苏州是棉纺织业中心 B.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C. 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D.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1、“________”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907年 ______建立了后梁政权,彻底终结了唐朝的统治。
22、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3、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_________、李清照、辛弃疾等。
24、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25、唐代书法名家辈出,___________的书法具有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
26、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
27、唐朝时期,名家辈出,文学艺术成就斐然。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代表诗人 被誉为“诗圣”。
(2)唐朝大书法家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唐朝著名画家 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28、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兴起的________。宋代的海外贸易也甚为繁荣,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________。
29、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3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北宋建立——
(2)南宋灭亡——
(3)蒙古政权建立——
33、对外关系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著名的世界大商港,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他是中国的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鶱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材料四:(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是谁?“他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哪里?
(4)材料四体现了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该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