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四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郑成功、戚继光、鉴真、玄奘 B.郑成功、戚继光、玄奘、鉴真
C.鉴真、郑成功、玄奘、戚继光 D.戚继光、鉴真、玄奘、司马光
2、“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材料见证了
A.黄巢起义 B.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C.李自成起义 D.册封达赖和班禅
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唐代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B.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减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清朝前期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4、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王实甫
C.马致远
D.关汉卿
5、589年隋文帝灭掉哪个政权统一全国( )
A.前蜀
B.陈朝
C.后蜀
D.南唐
6、隋朝是一个繁荣而短暂的朝代,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重新统一全国 B.开凿大运河
C.创立科举制度 D.出现“开皇之治”
7、我国历史上的某项协议内容包括:宋与辽的君主彼此约为兄弟;宋每年向辽交二十万匹绢帛、十万两白银等。这项协议是
A.宋夏议和
B.澶渊之盟
C.平定回部叛乱
D.《尼布楚条约》
8、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9、与提示词“大运河、正式设进士科、暴君”相关的封建帝王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隋炀帝
D.武则天
10、唐代两位高僧不忘“西行”和“东渡”的初心,在历史上各自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通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中的“靖康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 金灭北宋
B. 澶渊之盟
C. 辽宋战争
D. 元灭南宋
12、导致唐朝的国势由盛而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突厥进犯
C.辽军进犯
D.金的进攻
13、“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上述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4、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理由是
A.唐朝长安市坊界限分明,买物品要到东市和西市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人中国
15、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多次提到“东京”“勾栏、瓦舍”等,由此判定,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发生在(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宋朝
16、下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指的是
A.李世民 B.李隆基 C.赵匡胤 D.朱元璋
17、下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A.政权名
B.建立时
C.创建者
D.都城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住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
A. 创立八旗制度 B. 在中央设立内阁
C. 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 设立军机处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的统一王朝是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20、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后金国号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21、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是在________时期。
22、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人名);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___;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____________。
24、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25、观察如图政权并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A B C
(2)A和B之间订立了一个盟约,使他们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这个盟约是
26、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7、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一一
28、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30、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________年,隋朝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全国。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____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3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二月,中书右丞相汪广阳突然被流放海南岛,紧接着丞相胡惟庸在翌年正月初二遭到逮捕,初六即被处死。之后洪武帝便不断提出改革计划。中书省被撤销,其下设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获得独立地位且分别属于皇帝。这样明朝的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大权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4)综合以上探究,总结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