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贾思勰
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史之乱”的描绘。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导致朝政混乱 ②各地方藩镇称霸一方,不听中央的指挥
③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④农民起义的打击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
A.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B.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C.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D.枢密院 御史台
4、明初,某地发生了旱灾,急需朝廷调拨国家税款。负责这一事项的机构应是
A.吏部 B.户部 C.兵部 D.刑部
5、下图是我国古代契丹政权的开国皇都―辽上京的遗址。据文献记载,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赵匡胤
6、明代著名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曹雪芹
7、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建立者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8、我国在历史上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乾隆平叛→伊犁将军
A.台湾 B.黑龙江 C.西藏 D.新疆
9、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宋朝时期,军费开支巨大达到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但在与辽、西夏等的争战中常常处于下风,这主要是因为
A.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辽、西夏等实力强大
C.宋朝的军事补给不力
D.宋朝的经济实力不济
11、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的一段是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12、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宋朝
B.唐朝
C.西周
D.明朝
13、宋太祖为了把地方的财赋税收权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立了( )
A.通判
B.转运使
C.参知政事
D.按察使
14、如果你想研究7世纪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情况,最好的参考书籍应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日本书纪》
15、“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16、唐朝是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一个朝代,出现了历史上的盛唐气象。以下能反映这一气象的是
①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②妇女可以骑马、打球、射箭
③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
④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7、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者有甚于咸阳之郊”,意思是说两者都( )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18、元朝时,东西方文明交流更加密切,外来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下列机构受伊斯兰教地区文明的影响而出现的是
A. 回回司天监
B. 驿站
C. 宣政院
D. 市舶司
19、如果说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么明朝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上黑暗时期的开始。这是因为明朝( )
A.发生焚书坑儒事件 B.宦官把持朝政
C.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D.文字狱控制思想
20、明长城蜿蜒万余里,东起鸭绿江,西至
A. 山海关
B. 临洮
C. 葱岭
D. 嘉峪关
21、明末的徐霞客(名弘祖)常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30多年的日记)。后人将其日记整理为《__________》。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________、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________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23、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__________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24、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________年,_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
(1)唐朝诗人_____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2)南宋词人_____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的地位。
(3)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代表作是_____。
(4)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写的《红楼梦》。
2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隋朝打破了世家门阀独揽政权的局面,开创了(________),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隋唐时期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的革新措施是(_______),此举大大提高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水平。
(3)宋朝时为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实施(________)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4)元朝时某项制度影响深远,今天的安徽省就受此制度影响,这项制度就是(_________)。
27、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8、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_____);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于(_____)。
30、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总结的科技巨著是________。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列举历史人物:
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创作“感天动地”的《窦娥冤》,成为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33、“世界屋脊”上的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取代明朝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使西藏在中国的版图最后确定,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大批藏僧进京城学习、供职、主持寺庙法事等,把藏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带入中原。同时内地的大臣、军队驻扎西藏,汉族商人入藏贸易等都为藏汉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观察材料一中图片,概括元政权和清政权的相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制定了哪些措施使西藏在中国的版图最后确定下来。西藏在中国版图的确定有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