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博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杜甫的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未达,况乃未休兵”的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 2、《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南宋

  • 3、“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 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 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有悲剧《西厢记》等

    D.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 4、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晋江县,巡检职位很低,只有九品,主要负责巡逻和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澎湖巡检司的出现,说明

    A.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B.西藏地区正式列入元朝版图

    C.唐与吐蕃和同一家 D.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5、从605年起,隋朝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 6、唐朝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下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使者?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

  • 7、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统治着我国(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

  • 8、以下两图分别是三国和隋唐时期的灌溉工具,前者使用人力、后者使用水流动力。由此体现出唐朝

    A.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B.商业贸易的繁荣

    C.手工业水平停滞不前

    D.社会经济繁荣

  • 9、“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A. 尺带珠丹

    B. 孝文帝

    C. 松赞干布

    D. 元昊

  • 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的______节情景。( )

    A.元旦

    B.中秋

    C.元宵

    D.寒食

  • 11、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 康熙帝册封班禅

    C.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 12、“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主人公是( )

    A. 石守信 B. 赵构 C. 赵匡胤 D. 曹翰

  • 13、下图是我国隋代开凿的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开通便利了南北交通。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到都城经商,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 14、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出口种类繁多,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是(  )

    ①杭州  

    ②明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5、一位明朝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下列书籍中,他一定要读的是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

  • 16、下表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1766年)

    7414495

    A.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

  • 17、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朝,那么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宋朝

  • 18、明朝的一首军歌中有“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寇兮觅个封侯”。显示了哪位民族英雄的豪迈?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文天祥

  • 19、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 )

    A. 吴道子   B. 张择端   C. 赵孟頫   D. 黄庭坚

  • 20、“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人建立帝国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建立帝国和完成天下为一的君主分别是( )

    A. 李渊和李世民   B. 宋太祖和宋高宗

    C.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 顺治帝和康熙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司马迁所著的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诗仙是指____________

  • 2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_____________

  • 23、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______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等人继续抗元斗争。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 24、读《元朝大运河图》,请你指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点及各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北宋为摆脱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变法:

    (2)明朝时一次世界远航史上的壮举:

    (2)清朝时为多民族国家巩因和发展谱写光辉编章的一次回归:

  • 26、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元世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__________。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__________并确立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 27、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 28、统一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1)589年,隋朝灭掉_________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_________”。

    (3)农民起义军在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 29、11世纪,完颜部落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女真族各部的统一,力量不断增强。

  • 30、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史实

    古代帝王

    史实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唐太宗(李世民)

     

    明太祖(朱元璋)

     

    宋太祖(赵匡义)

     

    清雍正帝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的思想文化成就

    (1)北宋毕昇发明的新技术_______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

    (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_______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宋史·文苑传序》

    宋代第三个皇帝具京(起)的《劝学诗》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的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政治举措是为改变唐末以来的什么局面而实行的?

    (2)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请回答宋太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回答两点即可)

    材料二 在这几个世纪中(宋代),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精美的瓷器几乎如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体诗歌形式,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精美的瓷器”中,浙江生产的“给人以别致的美感”的瓷器是什么?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巔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5)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的关系,分析宋朝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