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C.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4、南宋建立初年与金战争不断,最终形成对峙局面的标志是( )
A.郾城大捷 B.宋金达成和议 C.岳飞被害 D.澶渊之盟
5、图是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公主同年所建的宫殿,他所迎娶的唐朝公主是:( )
A.平阳公主
B.尺尊公主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6、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阙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城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7、“宋代商品经济方面迅速发展,被称为中国式的‘商业革命’。”被称为“商业革命”的理由是
A.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
B.经济重心己经南移
C.商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8、“……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这个第一扇“窗”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海南岛
9、下图是一位学生画的历史漫画,如果请你为这副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 )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闭关锁国之策 D. 重本抑末
10、“‘被动’地加冕,‘被动’地穿衣,‘被动’地接受诸位将领的朝拜,看着他们对自己三跪九叩,听着他们对自己高呼万岁(下图)。一个新的皇帝,终于诞生!”这是对历史上哪一事件的叙述( )
A.陈桥驿兵变
B.杯酒释兵权
C.重文轻武
D.设置转运使
11、隋朝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12、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 )
A. 唐高祖 B. 武则天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3、工具的改进能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下图应是唐朝时期发明的( )
A.铁锹 B.翻车 C.耧车 D.筒车
1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下列选项与该观点不符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5、如图是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图,据如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店铺临街而设,打破空间限制 B.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草市
C.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D.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16、地图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下图所描绘的事件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遣唐使
D.开通大运河
17、“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诗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鉴真
B.马可·波罗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1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以下谁的诗句
A. 陈子昂
B. 杜甫
C. 李白
D. 白居易
19、记载中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A.《西游记》 B.《史记》 C.《大唐西域记》 D.《资治通鉴》
20、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21、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2、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
24、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加以管理.
25、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
26、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7、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文化和_______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入中国,外来的_______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28、元朝时设置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9、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30、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英雄是时代的标杆。
(1)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2)1206年,__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抗元英雄__________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3、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地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1)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写出你的感悟。
(经济篇)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光辉的成就。
(2)请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宋词篇)
材料三 宋词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宋词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3)宋词一的作者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描写的是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金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者是谁?宋词二是岳飞的《满江红》,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民族篇)
材料四 宋朝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交融。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4)请列举一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感悟篇)
(5)宋朝是一个创新的社会,有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还有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培养自己创新能力方面,你有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