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灭亡后,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 )
A. 文人 B. 诗人 C. 武将 D. 商人
2、“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
A.秦朝修筑的 B.汉朝修筑的
C.明朝修筑的 D.清朝修筑的
3、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标志着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C.中印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英两国正式建交
5、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6、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下列史实最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A.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B.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C.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D.率领军队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7、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反映的我国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唐
D. 隋、元、唐
8、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储”,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这两种作物传人我国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感慨吗?( )
A. 文天祥宁死不屈 B. 秦桧谋害岳飞
C. 王彦抗金 D. 卫青抗击匈奴
10、历史纪年表能帮助我们理清朝代的更替顺序。根据下列历史纪年表,判断表的①应该是
A.秦
B.清
C.唐
D.元
11、下列人物不属于抗击外国侵略的是( )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康熙帝
12、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朱元璋
D. 顺治帝
1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4、宋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5、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提倡节俭
D. 注重任用贤才
16、下面有关唐朝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B.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东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C.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D.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17、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戏剧 B.诗歌 C.小说 D.杂文
18、宋代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热闹非凡有卖古玩字画的,有卖药材的,有说书的,有唱曲儿的,有相面算卦,耍杂技的等等,他们这是来到了当时的( )
A. 瓦子 B. 勾栏 C. 酒店 D. 茶馆
19、下面两部史学著作成就了“史学两司马”之说。其中《资治通鉴》成就的“司马”是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昭
D. 司马相如
20、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金、元
B.辽、清
C.元、清
D.辽、元
21、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22、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①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______”的美誉。
②______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______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____(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______》)和______(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______》)。
(3)绘画: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______》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______(代表作品《______》,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23、西藏、新疆、台湾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上,都有中国政府管理他们的依据。元朝时,设立了________来对西藏进行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来负责管理台湾,这是历史上首次政府在台湾建立的管理机构。清朝时,设置________来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来管辖台湾。清朝还设置了________,管理新疆地区。
24、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25、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26、填图题
(1)请选出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流域的正确名称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图中编号1是一城市的名称,它是
A.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图中编号2是一城市的名称,南宋时它叫做
A.会稽 B.余杭 C.临安 D.南京
27、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8、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的市区等场所进行演出;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________,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9、11世纪末________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随后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1206年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0、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3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在不同领域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让我们走进历史的天空,一睹他们的风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初年,他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三: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什么?754年,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谁?
(2)材料二叙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回答《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分别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