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短长。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书。
B. 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 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该旧址将以每天10小时平移约7米的速度东移70米,计划10日左右完成平移。这是武汉文物整体平移首例项目。
B. 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使少年因不当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C. 今天的牛奶销量达到了大约15万左右箱,是历史的最高水平。
D.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本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 ?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
② ,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③低头乍恐丹砂落, 。 (白居易《池鹤》)
④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 》)
⑤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秋思》)
⑥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韩愈《马说》)
7、阅读《昆虫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现在,它的卵巢已经萎缩,它该休息了。不,“休息”一词在此运用不当。它还在千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
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1】隧蜂门卫是怎样对付“亡命徒”的?
【2】从以上选文中可以看出隧蜂门卫有怎样的品质?
8、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许金榜),完成问题。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文意内容填写下表。
| 艺术理论 | 艺术观念 | 艺术实践 |
西方戏剧 | 强调摹仿 | ② | 运用布景确定空间 |
中国戏曲 | ① | 写意观念 | ③④虚拟动作,高度结合 |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B. 本文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戏曲的赞美热爱之情,但作者对中国戏曲的前途命运并不乐观。
C.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 “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 “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男孩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