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西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 在《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主要回忆了关于母亲的一些琐事体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好打抱不平的美德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 《美丽的颜色》一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机盘旋,炮火轰鸣,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B. 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的。

    C. 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坚定不移,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好书如香茗,芳香________,意味深长。此刻,你就________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对而坐,听她________,这一刻,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醇厚       沉浸       娓娓道来

    B.醇厚       沉迷       娓娓道来

    C.淳朴       沉浸       夸夸其谈

    D.淳朴       沉迷       夸夸其谈

  •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礼记》,战国至奏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和《桃花源记》。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兼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芦苇、霜露、秋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怅惘的心情。

    B.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陡峭、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C.三个诗节第五句至第八句都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坚定执着的品格。

    D.本诗朦胧、含蓄,充满难言的调怅和伤感,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2】《蒹葭》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登句的形式,请分析这种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3)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 》。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种风俗。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近侍家堂又一年

    王瑞锋

    ①春节,我回到于庄——我出生又费尽万般辛苦逃离的北方小庄。

    逃离的路径只有一个,半耕半读,听起来颇有诗意实则艰辛。于庄像一柄弹弓,耕地和读书是两根皮筋儿,铆的劲儿愈足,石子飞得愈远。

    我总算被投进了城里,斑马线、地下铁、办公隔断、鸽子笼,像娘养的春蚕。每只蚕都有自己的隔断,吐丝作茧,井井有条。

    ④即使人生轨迹滑得再远,血脉、宗亲、文化……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把我拽回了原点。

    ⑤现在的我,城里人——其实不过是个在广州租住隔断间的广漂,作为家族中唯一读书走出去的男丁,被允许侍立在老爷(乡音,即爷爷)侧旁,参与家族古老的春祭。

    ⑥于庄称祖先为家堂,请家堂,即把逝去先人的魂魄请回家,由家族长者主持。王家的仪式自是老爷主持。

    ⑦对于劳作一年的于庄人来说,春节是对祖先恩赐的回馈,同时祈求祖先再予恩赐,赐福麦子,赐福桑麻,赐福繁衍,赐福世俗的一切,这是信仰,简单而不可冒犯。

    ⑧年三十早晨8点,当朋友们沉浸在红包、美食和旅游的喜庆中,我正陪老爷洒扫庭院,准备请家堂

    ⑨堂屋内,大八仙桌居正中,摆满丰盛的供品,鸡、鱼、肉、菜,鸡须为公鸡。左右太师椅。一张卷轴高高挂起,内画一座大四合院,数代祖先名字按辈分由高到低排列。

    一切收拾妥帖,老爷双手执一把燃香,毕恭毕敬立在大门口,待我把鞭炮点燃,烟雾缭绕中,他口中念念有词:祖先们,请照顾好咱们的家人小辈,保佑他们平安。

    列祖列宗,过年了,(回)家来吧。喊毕,老爷把燃香逐一插到门两侧,再将一根丈长的木棍横在门前,仿佛那能阻挡一切牛鬼蛇神。随后,他走进堂屋,在写满祖先名字的卷轴前,恭敬地将三支香插进装满麦粒的香炉内,家堂算被请了回来。

    《论语》有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时,我仿佛看见逝去的亲人们正排着队,从空中飞回于庄,飞进他们曾经的家,在八仙桌旁落座。

    中午12点,一年当中最丰盛的饭食——年饭开始了。老爷将一盘炖公鸡端到八仙桌上,念叨些吉祥话,祭洒鸡汤、白酒,再放一挂鞭炮后,大家才能开始享受美食。此后三天,每餐每食,也都遵循这样的礼数。

    几十年来,于庄的春节没有丝毫变化,饭菜一模一样,礼数一模一样。是日晚上,外界万家灯火吃年夜饭,于庄人则要斋戒,熬五更,等到午夜12点,烧纸钱元宝,放鞭炮,跪拜祖先后,才能进食——水饺,馅儿是芫荽豆腐,取延岁得福之意。

    翌日大年初一,庄重的一 日。男丁一拨,女眷一拨,孩童一拨,次第给祖先牌位和老人磕头拜年,称为拜家堂

    在最严苛的时代,即便谱碑被砸,家谱被烧,我的乡村干部老爷仍会在一张红纸上,于深夜暗暗写下祖辈的名字,摆在八仙桌上,磕头,偷偷烧掉,算是祭拜了祖先。

    磕头,亦称跪拜,源出《周礼》,要五体投地。历经千年沿革,曾一度被废除,但难究其因,跪拜礼在于庄却留存了下来。

    现在,我跪在席子上,双掌撑地,额头触地,给祖宗牌位磕四个头,再给老爷和奶奶磕两个头。

    不过,当我上初中时,历经思想洗礼,也曾像牛逼哄哄的时代里那些牛逼哄哄的人物一样,勇敢地站在祖先牌位前,大声斥责磕头跪拜是封建礼教,立誓废除这些礼节。不到一分钟,我的雄心壮志被我爷(乡音,即爸爸)一巴掌打碎。

    祖先到底是什么?他们在哪里?又如何保佑族人平安?就像牌位前香炉中的缕缕青烟,飘忽不定。

    青烟氤氲中,我看到了大老爷的牌位,这才意识到,他去世两年了,已成了祖先。更老的老人还健在,大老爷不能入卷轴,老爷把他的名字歪歪扭扭写在一张黄色的火纸上。

    大老爷在世时烟袋不离手,大字不识但逢人便念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离开于庄,他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大老爷是老爷的亲哥,老爷忌恨了他一辈子。他们的爷就像余华《活着》里的地主福贵,卖地卖房败光家业,新中国成立后被阴差阳错划成中农。老爷是大炼钢铁的热血青年,眼瞅着将成为工人阶级,却被大老爷拽回于庄生产队。彼时家里已揭不开锅,多一个劳力多一份工分和粮食。

    一族之风俗,一年之盛仪。大年初二,年的最后一天,也最隆重。下午三点,五十多名族人聚集到祖坟麦地,送家堂,送祖先回去。老爷点燃火纸,扬洒谷汤,祈福祖先保佑,稼穑丰饶,子孙炽盛。刹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

    麦子黄了又青,人来复去,只剩茫茫的麦田、桑树和新鲜的雾霾。几天后,我也离开于庄,漂回城市,继续学着如何出人头地。

    我想,祖先更恐惧一个寂静无声的春节。离开,大概只是为了思念。

    (1)本文运用全景扫描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北方小村庄——山东于庄“侍家堂”的风俗活动全过程。墩墩想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侍家堂”的三个风俗活动,请你帮他在下面的空格中各填入一个动词,完成概括。

    _____家堂——_____ 家堂——_____ 家堂

    (2)容融发现本文的语言于疏淡处见雅致,别有韵味。她邀请大家品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我总算被进了城里,斑马线、地下铁、办公隔断、鸽子笼,像娘养的春蚕。每只蚕都有自己的隔断,吐丝茧,井井有条。(加点词和比喻有何妙处?)

    ②一切收拾妥帖,老爷双手执一把燃香,毕恭毕敬立在大门口,待我把鞭炮点燃,烟雾缭绕中,他口中念念有词:“祖先们,请照顾好咱们的家人小辈,保佑他们平安。”(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句子)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小冰提问说:这篇文章的小节插叙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4)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致认为“我想,祖先更恐惧一个寂静无声的春节”这句话非常富有意蕴。小雪又找来了两则相关材料,大家决定把文章和材料一起贴到班级小白板上,邀请全班同学一起探究。

    材料一:宗族的文化功能是一种以传承乡间传统礼俗为特征,以形式多样的宗族活动为载体,唤起广大族众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的功能。——百度

    材料二:“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尼克松《不战而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工整。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