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B. 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
C. 班会课上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陷入了沉思。
D. 今天是哥哥18岁的生日,妹妹端起酒杯说:“哥哥,今天是你的寿诞,祝你长寿!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还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埃德加•斯诺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等作 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
C.埃德加•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传记文学终于诞生了。
D.斯诺此前对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并不很了解,他是怀着一种冒险的心情开始这次深入采访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C.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璀灿 谪守 德隆望尊 海市蜃楼 苍海桑田
B. 家具 磐石 一抔黄土 恼羞成怒 口干舌燥
C. 勾当 蓬篙 阡陌交通 排山捣海 高屋建瓴
D. 嬉闹 芳馨 粗制乱造 冰凉眨骨 丰功伟迹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洞庭湖寄阎九①
唐 孟浩然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注)①阎九:即防,时任大理评事。②渺弥:明远的样子。③迟(zh1):等待。④相将:相携。
【1】结合全诗,说说“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联中“唯”的妙处。
【2】比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端居耻圣明”一联与本诗尾联“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请结合内容,具体说说诗人的写作意图是否相同。
6、请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补充完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但在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就是蝉,拉封敦所想的恐怕是螽斯,而英国常常把螽斯译为蝉。
材料出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花了__________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这部世界昆虫史诗,描述的昆虫形态各异,特点鲜明,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请从形态、憩息、习性、劳动、繁衍、死亡等任选至少两个方面并运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昆虫: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1】文中加点的词“约”“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马可·波罗的话侧重于表现卢沟桥的什么特点?引用他的话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主要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9、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你的眼里,最美的风景是什么?是春天小草破土而出的第一抹新绿,是夕阳下父亲目送孩子的温暖背影,还是书中充满想象的奇幻世界……一处又一处不同的风景,一次又一次不同的心境,充实了我们的生活,组成了我们的生命。
请以“这里的风景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字数600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