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遵义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政协民建界别小组讨论“两高”报告时,委员们发言踊跃,讨论不穿靴戴帽,句句落到实处,处处展现出务实的作风。

    ②有的党员干部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蹑手蹑脚,习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甚至光说不练,只看不做。

    ③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加上又是旅游旺季,来西湖的游客很多,难免会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在湖边脱鞋、洗脚等,这无异于煮鹤焚琴

    ④人工智能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机器人与人对话时栩栩如生,可见,在人工智能部分领域,中国开始领跑世界。

    ⑤京剧文化传承节目《传承中国》通过京剧名家真教、明星真学,名家、明星粉墨登场等最真实的方式,呈现京剧学习的乐趣和挑战。

    ⑥卡斯特罗所表现出的一个革命者英勇不屈、剖腹藏珠酌战斗精神及其对于古巴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使人们为之感动,引以为傲。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 2、《三家巷》中在周家郑重进行“盟誓换贴”的青年是(  

    A.何守仁 B.周炳 C.陈文雄 D.周榕 E.李民魁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ɡuàn)   (háo)   风乎舞(yú) 及三年(bǐ)

    B.(bǐnɡ)   (lù) (dùn)   有声(lài)

    C.然(mínɡ)   (cuàn) 呱而泣(ɡū) 仰啸歌(yǎn)

    D.(shānɡ)  (bì) 浴乎(yí) 墙周庭(yuán)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稍异于前   制:形式,规制

    B.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C.又北,不能得日  向:方向

    D.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是:从前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拥有久远的历史、精彩的故事,我们的文化就是电影的宝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方面,好莱坞是很好的教材,他们能够让全世界都接受美国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中国故事还要传达中国的观念、中国的精神。

    ①另外,我们在拍摄技巧和电影理念方面与他们相比确实也有差距

    ②也就是说“将西方的技巧,融入东方精神”

    ③我们要真正打动观众,首先要找到共通的人性,只有人性才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④现在是中国电影发展最好的时机

    ⑤让更多观众看得懂并且喜欢

    ⑥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让这些题材表述得更丰富

    A. ④③②⑥⑤①   B. ④⑥⑤①③②

    C. ③⑥⑤①②④   D. ③⑤④⑥①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

    (1)一种新的、重要的传媒,往往会给旧的文化秩序带来强烈的冲击,迫使其转变观念或改变运行轨道。如印刷术发明后宗教书籍的大量发行打破了贵族和传教士对宗教及其他知识的垄断,教会的“知识权威”逐渐崩溃,旧有的文化等级秩序就此被扭转。

    (2)而今天,互联网上的一些迹象,可能导致一些本已根深蒂固的观念或事物的变迁。首先,印刷时代深入人心的“作者”概念将会发生异变,甚至完全消失。远古时代许多口语作品,如《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罗摩衍那》等,都没有明确的作者,他们来源于民间多人创作,在一代代远古人群的口口相传中经过多次增删润色而形成经典。现代“作者”概念是在书面文化出现之后,作为个体的作者可能被确凿查考并且其著作权受到尊重的情况下才形成的。但这一现象有可能在将来受到挑战,因为互联网、数字化传播、影像制作程序等的媒介技术,将导致新一轮的“集体创作”现象出现。如:网民使用软件修改、增删某张有趣的图片,经多次转发和反复改绘后成为广为人知的网络作品。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远古时代初民们歌咏史诗的情景:每个讲故事的民间艺人都在一次次重述中为史诗增添自己的精彩构思,而他们的名字则散落在漫长反复的流转迁徙中……

    (3)对“作者”观念形成更极端挑战的将是“电脑游戏”或“程序创作”。随着大型计算机和高级程序软件的开发,电脑将能够处理越来越复杂精密的任务,甚至具有相当的创造性。

    如果一部电影是某个程序依据过去的成千上万个文学故事、电影故事的元素重新组合编织而成,它的作者是谁呢?电脑、程序员,还是所有艺术先辈?

    (4)还有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随着游戏画面像素的提升和故事情节的复杂精致,使得高端游戏越来越接近电影故事片。于是“电影游戏”、“互动式电影”的跨门类产品便诞生并迅速增值起来。

    (5)游戏在美学上可以给电影提供的主要表现在:互动情节和开放性结局。玩家可以参与各个环节的发展,改变情节走向,获得不同结果。从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其实也存在着一个从“独断”式结局走向“开放性”结局的过程。不少故事片事实上早已具备了与游戏相似的思路,只是到目前为止,电影的情节走向仍然是由导演设置的。在未来,观众则可能会加入情节的互动过程,通过观影时的操作去影响故事结局。

    (6)但是,游戏式电影从根本上说不应成为电影主流,它们只应是电影产业中“娱乐片”这一分支的组成部分。因为传统电影和游戏的本质在于:电影以观赏为主,好电影除了情节引人之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超越性的哲理意味;游戏则以互动为主,给人以饱满强烈的感官刺激,提供消遣时间的愉快方式,但游戏结束后一般不会产生意蕴回味和思想提升。因此,二者的融合不应该成为影像艺术的主潮

    (7)总之,未来影像媒介与技术的发展可能出现更多混融、越界的文化现象。互联网这个包罗万象的媒介将催生出更多融会多种文化形式的影像产品,冲击和重组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的秩序。

    1文章第(5)段的“独断”指

    2本文从两方面阐述“新媒介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它们是:

     

    3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3)段方框处,语言连贯的一项是( )

    而电脑技术的发展必定将对传统“作者”观念造成冲击

    如果一台电脑收录了上万或上亿个“故事原型”,然后根据某些预设条件(如“悲剧”或“喜剧”之类)进行故事元素的组合排列,完全有可能“制造”出合情合理的影片的

    或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电脑还无法编制出精彩纷呈、异想天开的作品

    ④而在未来,是否电脑的艺术创作终将强大到人脑也难以企及的地步,我们尚不能预知

    ⑤但制作普通类型的电影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A. B.

    C.⑤④ D.

    4下列有关文中“传统文化秩序”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一词经过长期的历史沿革,具有稳定的特征。

    B.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规律性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精神。

    C.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实意义的文化概念和形式。

    D.具有一定历史传承,较为稳定的文化概念和形式。

    5第6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6你是否同意“二者的融合不应该成为影像艺术的主潮”之说?请具体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篇名句默写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面临生死抉择时,有些人舍生取义,是因为“_______”;“义”比活着更值得珍重,并进一步指出,重义之心人人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了世间荣辱“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不因外界赞誉而更加奋勉;“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他不因外界批评而更加沮丧。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如“_______”句表现了乐声婉转流畅的特点;“ ___________”则表现了乐声艰涩受阻 ?如泣如诉的特点。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将读者从眼前苦闷的现实带回对早年军旅生涯的回忆。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创造出一个成语,既写出了女主人公吃苦耐劳的品格,也抒发了她的怨愤和凄苦。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借自己的动作神态侧面展现了洞箫声音的悲凉。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借商汤问棘之事,通过鹏鸟“适南冥”飞越九万里竟招致斥鴳等小雀的嘲笑阐明了“_________”的道理;同时借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的故事,说明只有达到“无已、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地逍遥游。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寄寓自己的情感。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寄托忧思情怀或宽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比如“________”,就只能拿芥草作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用一句“________”对大鹏的行为质疑。

    (3)人才被埋没有多种原因,才能不得外现,只能落得个像《马说》中所说“____________”的可悲的结局。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韩愈提出自己的“师道”思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中秋月

    晏 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阳关曲·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素娥:嫦娥。②该词作于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苏东坡与弟弟苏辙相别七年后相聚并共度中秋 。

    1两首诗均用了“转”字,请作赏析。

    2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谓妻子曰:“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平原一境,湛所全也。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总撮群司。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征之,湛上疏谏曰:“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今兖、豫、青、冀,中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复愿远览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帝览其奏,竟不亲征。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署,病卒。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节选自《后汉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B.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C.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D.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郭,城墙。“郭”是指内城的墙;“城”是指外城的墙。

    B.车驾,即“车”。因皇帝外出时所乘,故用作皇帝的代称。

    C.北狄,古族名,因其主要居北方,故通称“北狄”。后成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

    D.中国,最早指西周的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湛内心安宁,不为乱局所扰。汉成帝时,他凭借父亲的功绩做博士弟子,任平原太守时,仍然教授学生;兵乱兴起,伏湛安定闲适,仍然继续教学。

    B.伏湛以乡人为念,及时赈救。他教育妻子儿女在百姓挨饿的情况下不能独饱,和家人共吃粗粮,拿俸禄赈济乡里,一时间到他家做客的有一百多家。

    C.伏湛能当机立断,赢得信服。门下有个管事的人,商量为他起兵,伏湛厌恶他蛊惑大家,立即抓住杀了他,拿其人头在城中示众,郡内因此安定下来。

    D.伏湛忠于君王,积极进言。彭宠在渔阳造反,光武帝想亲自征讨,伏湛上疏劝谏,反对光武帝这样做,是为光武帝的安全着想,此意见最终被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

    (2)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高三学生组织端午节“走近屈原”主题活动,策划走进小学,向小学生们介绍屈原精神。他们通过观察小学生的画作、口头交流等发现,小学生对屈原的了解大多只知道屈原“投江”,其他方面的印象比较模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