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两侧对称,利于感知来自各方向的刺激
B.软体动物的双壳类靠入水管摄取水中食物颗粒并排出食物残渣
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灵活,肌肉和骨骼配合完成运动
D.青蛙前肢短小,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
B.④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C.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②③⑥⑦四部分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滴加生理盐水
3、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观察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属于上皮组织
B.图中③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D.④气孔的开闭由⑤保卫细胞控制
4、鸟类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与能量供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强
B.直肠很短,能随时排出粪便
C.心跳频率快,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
D.呼吸作用旺盛,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产生的新品种是完全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
B.太空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完全可以替代杂交育种
C.新品种的优良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
D.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变异
6、某同学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时,记录了以下观察结果,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B.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C.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D.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
7、有些动物名字里带有“鱼”,但有很多却不是鱼。下列选项中都是鱼的一组是( )
A.鱿鱼、娃娃鱼
B.鳄鱼、鲸鱼
C.甲鱼、鲨鱼
D.带鱼、草鱼
8、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生殖现象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下列关于下图中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是叶肉,能进行光合作用
B.①和④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③是叶脉,属于营养组织
D.叶片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一种器官
10、大雁在飞行时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
A.肺
B.气囊
C.气管
D.肺和气囊
11、下列几种生物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西瓜子
B.西瓜瓤
C.草莓果
D.夹竹桃枝条
12、如下图所示,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B.
C.
D.
13、稻鱼种养是生态农业的典范,下图甲表示稻鱼生态系统,图乙表示水稻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取食杂草,可缓解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关系,有利于水稻生长
B.鱼的排泄物提高了稻田肥力,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种植密度为m3时,水稻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种植密度大于m7时,有机物的积累量继续增加
14、当洪水来临时,火蚁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蝗虫集群啃食农作物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根骨头发生激烈争斗
C.白蚁群体中的工蚁负责觅食,兵蚁负责保卫
D.草履虫受到食盐刺激时,会聚集到清水滴中
15、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6、桔子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哪一类组织?(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分生组织 ④输导组织
A.①④③
B.②①④
C.①②④
D.③②①
17、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伤口处还会流血,由此可推断出人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
①保护组织 ②结缔组织 ③肌肉组织 ④神经组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8、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B.糖、蛋白质、脂质属于有机物
C.所有细胞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19、下列关于生命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
B.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人类进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D.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的可能性
20、水螅和涡虫的身体结构都十分简单,二者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口内有管状的咽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1、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2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认识这一生物学原理。
(1)骨能够长粗,骨折后能够得到修复和愈合,这离不开骨膜内层分布的一种细胞的作用。这种细胞就是____ 。
(2)蜜蜂的受精卵也是一种细胞,能发育成两种不同的个体,就是___,未受精卵则发育成____,这在动物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现象。
(3)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依靠____的摆动,使得水中的浮游生物集中在口沟的位置,从而完成取食活动。
(4)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的中____,当这种细胞遭到破坏时,人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人体就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23、_____________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在现存植物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24、青蛙属于典型的_________动物,它的受精过程是在_________中进行的。蝌蚪的外形像_______,通过________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成蛙后肢比前肢_______,适于在陆地上跳跃。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________发育。
25、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柳州螺蛳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螺”在动物类群中属于______________动物:有人说“辣椒是柳州螺蛳粉的灵魂”,辣椒中的辣味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的______________中。
26、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为控制______、切断______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27、当_____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
28、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1)甲乙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结论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那么甲组的落叶将_________.
29、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写出要点: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在“颈长”这个性状上,存在着 .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地面缺乏青草等食物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高处的食物,颈短的个体不容易获得高处食物.由此看出,颈长对长颈鹿来说是 变异.(有利的或不利的)
(3)图③说明,颈长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因缺乏食物饿死则被淘汰.这个过程叫做 ,这个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
(4)从上图可以看出,导致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
30、当你注视同学时,看到同学眼球的白色部分是________。
31、请将下列动物的各种行为与其属性进行合理配对。
A.防御行为 B.节律行为 C.社群行为 D.觅食行为 E.攻击行为 F.繁殖行为
大雁南飞________
壁虎断尾逃生________
老鹰捕捉小鸡________
一山不容二虎________
春燕衔泥筑巢________
有等级制度的猴群________
32、只有糖类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_____.
33、千万年来草原民族一直认为草原狼是草原的保护神,狼是草原鼠、野兔、旱獭和黄羊的最大天敌。请结合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狼怀孕61天左右生产,幼崽五周后断奶,其生殖方式是_____。该生殖方式有利于提高后代的_____。
(2)草原民族之所以认为草原狼是草原的保护神,与草原狼的食性有关,请根据资料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如果大量捕杀狼群,对草原植被的影响______。
(3)捕杀猎物时,狼总是利用图______尖利的______(填序号)撕咬猎物。
(4)夜伏昼出曾经是狼的天性,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狼被迫改为在夜间活动,这种行为是_____。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遗传因素决定 ④环境因素影响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5)成年后,狼会参与集体追捕围猎,竞争群内优势地位,可见狼群具有______行为。
(6)狼群利用______传递信息,其悠远深邃的狼嚎是家族成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34、“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现在唱起这首童谣,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1)小白兔的一蹦一跳主要靠__________系统来完成。
(2)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危险马上逃跑,这属于__________(选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这是一种__________行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