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沧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是( )

    ①1979年出生的刘伟,现为大连重工减速机工装配车同钳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21年来,刘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企业里赫赫有名的斗方名士。。

    ②《红楼梦》画册中大量的屋宇、亭台、桥梁等采用我国描绘建筑的传统画法——界助墨笔和界尺,画出一栋栋鳞次栉比,恢宏阔大的句式亭台楼阁。

    ③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江西实现加快发展的终南捷径,不二法门。

    ④中方认为,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水到渠成地加以推进。

    ⑤这几位宇航员春秋鼎盛,他们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驾驶和操作航天器,探索宇宙奥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⑥我们谈作风,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只挂嘴边,而是要努力扎实地工作,以移天易日的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 2、下列句子中,“征”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迹象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应验 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征

    ⑤挟天子以征四方  征讨 ⑥旁征博引  引用

    ⑦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征收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⑦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⑦

  • 3、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        坚忍不拔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籍

  •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好、运用好、发展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豪情满怀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书写新的恢宏史诗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5、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是的,不止一次。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我们家姐妹五人,在那个困难年代出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别的不说,就是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忙碌的。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⑤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⑥年年如此。

    ⑦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⑧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⑨1982年,我上了高中。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我也不例外。上了三年高中,如果说有几件东西是不能离开的,那么,这盏小油灯就是其中之一。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当笔中的墨水冻得不能写字时,是这盏灯帮我融化。假如不曾有小油灯的陪伴照耀,我想在我们那个连老师都配不齐的学校,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考上大学的。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从那天起,我似乎懂得了更多的东西。

    ⑩四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们却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变迁,照耀我前行的路,给我以启迪。

    ⑪其实,“灯如红豆最相思”的上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书联系起来的纪昀,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也许这是我思念灯的又一缘由或写完这篇短文后的意外收获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引用“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一句,既照应文章题目,又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 第⑤段母亲没有抬头看我,反映出母亲为我们赶做新衣的忙碌和深沉的爱。

    C. 第⑧段父亲执意要将多出的两毛钱对清,是为了给我上一堂具有教育意义的课。

    D. 文章叙写回忆,语言朴素自然;精选生活片段表达感情,真挚动人。

    2如何理解文中“把灯和书联系起来的纪昀,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这句话?请根据文意进行阐释。

    3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苏词“月有阴晴圆缺”异曲同工,都写出了月亮的圆缺变化。

    (2)君子如玉,玉器是古人装束的重要配饰。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以玉声摹写水流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歌中的“猿叫”具有多重文化意义。既有代表愁苦悲凉的哀鸣,如杜甫的“__________”;也有衬托自由轻快的清啸,如李白的“__________”。

  • 8、(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5)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6)蹴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7)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平时富有美感的事物,在《春望》中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3)古代诗人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请写出体现以上含义并含有“鹏”这一意象的两句诗文“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将剥削来的钱财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带兵出征及其结果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铺写苍凉悲壮的战地气氛。

    (3)庄子《逍遥游》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面对赞誉、责难,宋荣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代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②翡翠:鸟名,此处指翡翠鸟。③麒麟:传说中的仁兽名。象征吉祥,此处指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片花飞减却春”中的“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

    B.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而且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

    D.“江上小堂巢翡翠”,是指快乐自由的豪放之士。“苑边高冢卧麒麟”,则是指人生易老,都会走向衰亡,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也不可避免。

    2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文季,字仲达,吴兴武康人,父庆之,宋司空。文季少以宽雅正直见知,孝建二年,起家起家主簿,征秘书郎。晋平王休祐为南徐州,帝问褚渊须干事人为上佐,渊举文季。休祐被杀,休祐被杀,虽用礼,僚佐多不敢至,文季独往省墓展哀。司徒褚渊当世贵望,颇以门户裁之,文季不为之屈。世祖在东宫,于玄圃宴会朝臣。文季数举酒劝渊,渊甚不平,启世祖曰:“沈文季谓渊经为其郡,数加渊酒。”文季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岂如明府亡国失土,不识枌榆。” 后豫章王北宅后堂集会,文季与渊并善琵琶,酒阑,渊取乐器为《明君曲》。文季便下席大唱曰:“沈文季不能作伎儿。”隆昌元年,复为领军将军,侍中如故。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延兴元年,迁尚书右仆射。明帝即位,加领太子詹事,增邑五百户。建武二年,虏寇寿春,明帝以为忧,诏文季领兵镇寿春,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王敬则反,诏文季领兵屯湖头,备京路。始安王遥光反,其夜,遣三百人于宅掩取文季,欲以为都督,而文季已还台。明日,与尚书令徐孝嗣守卫宫城,戎服共坐南掖门上。时东昏已行杀戮,孝嗣深怀忧虑,欲与文季论世事,文季辄引以他辞,终不得及。事宁,加镇军将军。文季见世方昏乱,托以老疾,不豫朝机。兄子昭略谓文季曰:“阿父年六十为员外仆射,欲求自免,岂可得乎?”文季笑而不答。同孝嗣被害。其日先被召见,文季知败,举动如常,登车顾曰:“此行恐往而不反也。”于华林省死,朝野冤之。

    (节选自《南齐书・沈文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B.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C.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D.豫度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B.桑、梓,桑树、梓树。古人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常借指父母。

    C.仆射,官名。始于秦,汉代时职权渐重,分左右仆射;魏置时期相当于宰相职位。

    D.掖门,一般指中国古代言殿正门两旁的边门。如《汉书・高后纪》:“入未央宫掖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文季年少知名,颇重情义。他少时便以宽雅正直而闻名,晋平王刘休祐被杀后,很多臣僚都不敢前往吊唁,而沈文季独自到墓前致哀。

    B.沈文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司徒褚渊颇以门户高低看待他人,沈文季不为所屈:在豫章王的集会上他离席大呼不做艺伎,借此嘲讽褚渊。

    C.沈文季为国分忧,不辱使命。建武二年,敌虏进犯寿春,明帝深为忧虑,他奉命镇守;王敬则谋反,他率领军队驻扎湖头,防守京路。

    D.沈文季明晓时势,处变不惊。东昏侯行杀戮时,徐孝嗣想和他谈论世事,他引用他人言辞搪塞;被害当天,他明知失败,但举动如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

    (2)文季见世方昏乱,托以老疾,不豫朝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写不少于800字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