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沧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dié  xuán 然(wǎng

    B.凤(chú  海(cāng wěi  闻(

    C.环珮(pèi 

    D.chóu 马(zhù  家( 蘧然(

  •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此东海也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此非孟德之因于周郎者乎

  •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①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经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温室的花朵。好的教师,必然是②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如果你在学校整天地③不学无术、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④充耳不闻;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在这⑤蹉跎岁月中,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也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希望你⑥不孚众望,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B.与嬴不助五国也

    C.惜其用武不终也 D.战败

  •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词的词牌名是:(     

    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这个“毅”字很重要

    宗璞

    昆明下着雪,雪花勇敢地直落到地上。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天阴沉沉的,可是雪白得发亮,一切都似乎笼罩在淡淡的光里。这在昆明是很少见的。

    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雪光随着他们聚在这里。各样的宣传抗战的标语壁报,或只是几句话,有的刚贴上去,有的已经掉了一半,带着厚厚糊的纸张被冷风吹得飒飒地响,好像在喊叫。

    孟嵋坐在教室里。教室房顶的洋铁皮换成了茅草,屋角有一条裂缝,原来很窄,现在变宽了。七年了,还没有走出战争,那裂缝彷佛也长大了,变老了,是在等着我们去打胜仗么?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选修课。有些理工科的学生也选读,还有从别的学校特地赶来的。他们说,听江先生的课,如同饮一杯特制的美酒,装的是中华文化的浪漫精神。讲义是江昉自编的,他正在校勘《楚辞》,把研究心得和他诗人的创造力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门课十分叫座。这些日子因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嵋在椅子的搁板上摆好讲义和笔记本,正襟危坐。旁边的同学在小声说话,一个同学上前把黑板仔细地擦了一遍,一面哼着“打胜仗,打胜仗。中华民族要自强——”

    打胜仗,打胜仗!嵋心里想着,再不打胜仗,连这教室都老了。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把手中的书摊在桌上,把口中叼着的烟斗放在讲台上,他从不含着烟斗上课。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教室里一阵翻讲义的声音,随即是肃静

    江昉坐在椅上,两眼望着屋顶,慢慢地吟诵。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抑扬顿挫,学生们随着声音认真地读着诗句。读完全诗,江昉把摊在桌子上的书又摞整齐。这是他的习惯,带了书来,摊一下就算是用过了。

    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先介绍了《国殇》在《九歌》中的地位,便逐句讲解。江昉讲话时,微阖双目,有时把烟斗在桌上磕一磕。讲完这两句,他问大家:“我说得够明白?”稍停了一下,又接下去讲。

    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首身分离是古来一句常用的话,用具体的形象表示死。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屈原在《离骚》中有句云‘虽九死其犹未悔’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靠这点精神。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有的版本作‘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样一来就差一些,还是‘魂魄毅兮为鬼雄好’,这个‘毅’字很重要。”

    江昉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上面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他毫不觉得,只管讲述,同学们也视而不见。写完板书,他就捏着粉笔站着讲,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其他同学在议论滇西情况。敌人占领了我滇西土地,切断了滇缅公路,一切外援物资都靠空运。这条空运道路非常艰险,飞机在山谷中飞行,又有敌机拦截,坠落牺牲常有所闻。大家愤愤不已。有人说战场听起来太远了,应该走进去,每人都出一把力。

    嵋想到了“面目枯槁、衣衫褴褛”这几个字,好像有人这样形容屈原,他用生命的膏汁点燃丰富的思想,把自己烧尽。他的死如同琴弦的崩裂,如同夜空中耀眼的闪电,留下滚滚雷鸣,响彻古今。先生们也是这样,会不会?大概那也是值得的。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同学庄无因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伞:“要下雪了,知道么?”又下雪了,下的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走进图书馆,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

    无因在后面接着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无因看了不语。

    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不觉“哧”地一笑,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

    “也许战场上的每一个生命都会有大作为。我相信你就会为这世界增添很多,增添什么我不知道。”“莫非是数学定理?”嵋抬起眼睛又一笑,微向上翘的睫毛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

    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无因打伞送帽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看着年轻的教员,只觉得他很像一个士兵。

    晚饭后父亲弗之才回来,他是学校的历史系教授,也是教务长,下午刚去送过一批参军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母亲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他们说我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弗之伸手拭去了妻子的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火盆里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谁都有责任去打胜这场战争,难得有这些好青年。可是嵋究竟是女孩子,年纪又小,叫人怎么放心。碧初坐起来,走到灯下缝东西。弗之说:“又缝什么?灯这么暗,不要缝了。”碧初叹息道:“你没看见嵋的手冻成什么样了?想缝一双棉手套,反正家里有旧布,总比买的便宜。”弗之默然半晌。碧初又缝了一会见他还在那里,便说:“总有办法的,只要大家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现在,嵋又要走了。”弗之叹道:“这也是她的志气。”碧初不再说话,小小的银针在手里飞舞。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同学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注释: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修改,标题为选者所拟。《西征记》是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得这门课十分叫座   叫座:上座率很高,受欢迎

    B.随即是肃静   肃静:严肃,安静

    C.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   委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心里难过

    D.碧初也已泪光莹然   莹然:晶莹,明亮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展现了江昉先生授课时的个人风采。

    B.小说通过描写“急雪”烘托了孟嵋在与庄无因对话时内心的愤愤不平。

    C.缝手套的细节表现了碧初复杂的心情,其中有对女儿的理解,亦有不舍。

    D.小说中《国殇》《木兰辞》的诗句,起到了塑造人物、凸显主题的作用。

    3有人说“教育是国之命脉,先生是教育之魂魄”,小说中的江昉就是这样的先生,请概括其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4小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孟嵋的心理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孟嵋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的场面凄凉悲怆,尤其是荆轲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诗中描绘初春气象隐约闪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秦的纷奢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基础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在调弦试音之时就已显露深情,以此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延州环境特点,又涉及对西夏的军事斗争。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2)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不义的富贵荣华,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自己是不会追求的。而《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也表达了相似的人生观。

    (3)作为班长的陆离同学因班级管理事务而被部分同学误解,但他对别人是否理解自己毫不在乎,认为只要自己为班级着想的本心是美好的就够了。这种心理可以用《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受到任命挽救危局时,人们常会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叙说蜀道难行,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感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晋人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自己因人事全非、世事变迁而生的无限感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感以古代圣贤为榜样,高洁自守,为正道而死。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突出的钉头和粮仓里的谷物进行比较,批判秦统治者的奢靡。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一联,叙写诗人在山水间迷路忽然看见前面美丽的景象,顿觉豁然开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①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②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1下面对诗歌内容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开头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其用意在于表现旅途的艰辛,与后四句形成鲜明的对照。

    B. “出塞入塞寒”的“寒”字,寒冷的意思,突出了边塞的天气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

    C.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D.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意思是劝勉游侠儿不要只知道自恃勇武,炫耀紫骝,耀武扬威地游荡,而应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E.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

    2诗人写“幽并客”与“游侠儿”这两种不同的人,用意何在?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 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讲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 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生病。

    D.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 /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D.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 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 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 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2)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有人说,一本好小说,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部名著,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自圆其说。

    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灸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居家隔离,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有力保障的是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各小区门口的快递收取点,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描写快递小哥工作时的场景。要求:有细节,真实生动。

    ③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国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4月4日10时,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请以“这静默的三分钟”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内心的感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有感染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