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宫廷中非常得宠,他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获得国王赏识。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霄 头衔 琢磨 大相径庭
B.嘹亮 分歧 鄙簿 截然不同
C.静谧 莅临 蜷伏 夺夺逼人
D.确凿 热忱 禁锢 粘轻怕重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小塘
窗前闲半亩,开做小方塘。
云过暂留影,月来时有光。
灌花借春色,洗砚流墨香。
唯有塘中水,淡然却自忘。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小塘的位置、大小及开凿的缘由。
B.颔联描写小塘美景:浮云在水塘中留下影子,月光照着小塘,波光粼粼。
C.颈联写灌花和洗砚,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养花、写作的高雅情趣。
D.塘水成就了许多,却淡然自忘。尾联借塘水赞美了淡泊忘我的高尚情操。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B.寓言一般都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 观念的形象诠释。
D.《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所写。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
B. 应和(hè) 着落(zhuó) 截然(jié) 惭愧(kuì)
C. 霎时(shà)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
D. 黄晕(yùn) 池畦(wān) 高邈(miǎo) 娇媚(mèi)
6、下文横线上应填入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的“ , ”两句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自然美。
A.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7、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中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 的喉咙,唱出 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
A. 散播 响亮 好听
B. 飘散 清脆 嘹亮
C. 酝酿 清脆 宛转
8、狼 子 野 心
清·纪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④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⑤!然野心不过遁逸⑥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⑦耶?
【注释】①畜(xù)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啮(niè):咬。⑤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⑥遁逸:逃跑。⑦贻患:留下祸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B.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C.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D.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室特意从朋友那里买了两只狼来喂养。
B.有一天主人在卧室里睡觉,听见狼叫声就爬了起来。
C.两只狼咬断主人的喉咙,狗也不阻止。
D.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 ,可以为师矣”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 , 。”的豪迈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4)《观沧海》中,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丰富奇特想像的诗句是: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
(5)默写王安石《登飞来峰》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少年爱国者
①一艘法兰西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驶往意大利的热那亚。船上乘客有法兰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瑞士人。其中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衣衫褴褛,避开人们,像野兽似的用白眼看大家。两年前,他被在乡间种田的父母卖给了杂技团。杂技团的师傅残忍地打他,踢他,不给他饭吃,强迫他学艺卖艺,带他去法兰西、西班牙到处跑。
②到达巴塞罗那后,他受不了虐待与饥饿,终于逃了出来,到意大利领事馆请求保护。领事可怜他,叫他乘上了这艘轮船,要把这个孩子送回他残忍的父母身边去。这个可怜的孩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成为二等舱中人们关注的目标。众人都盯着他看,目光中带着疑问。有人还走过来与孩子打招呼。可是,这个孩子什么也不回答,仿佛憎恨、厌恶所有的人。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如意与挫折,已使心灵布满了累累伤痕。
③尽管如此,有三位乘客仍然不断地询问,终于,这个孩子开口讲话了。他用夹杂着法语、西班牙语的意大利语,大略地讲了自己的经历。这三个乘客虽不是意大利人,可是也听明白了他的话,一半因为怜悯,一半借着葡萄酒的醉意,他们给了那孩子一些钱,然后继续逗弄他,想从他那里再听到别的一些事。正在这时,两三个夫人走进了大厅。这三个乘客就像故意要人看见似的,又拿出若干钱来掷在桌上,嚷着:“拿去吧!”“拿去吧!”
④少年低声答谢,把钱收入袋中,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笑意。他回到自己的床铺,拉上床帘,静静地沉思:有了这些钱,可以在船中买点好吃的东西,饱一饱两年来饥饿的肚子;到了热那亚,可以买件上衣换上;拿了钱回家,总可以多少得到一点像人的待遇。在他,这钱就如同是命运的恩赐一样,带给他许多的希望。
⑤与此同时,那三位乘客仍在二等舱中的大厅里,围着饭桌谈个不休。他们一边喝着洒,一边谈论着自己旅行中所经过的地方的情形,最后谈到了意大利。一个人抱怨意大利的旅馆,一个人则攻击意大利的铁路。酒渐渐喝多了,他们的谈论也就渐渐露骨了。一个说,与其到意大利,不如到北极去好,意大利住着的都是骗子与强盗。意大利的官员连字都不认识。
⑥“蠢笨的国民!”一个说。“下等的国民!”一个说。“强盗……”
⑦忽然银币铜币就雹子一般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大把铜币和银币就像雪一样砸在三个人的头上与肩上,同时在桌上地板上滚着,发出可怕的声响,又掉落在桌子上与地板上。
⑧三个人吃了一惊,暴跳如雷,抬头看上面时,又是一大把铜币打在他们脸上。
⑨“拿回你们的钱!”这个孩子从床帘后面露出身体,轻蔑地说:“你们这些家伙侮辱我的祖国,我决不会要你们一个钱的!”
【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加点的“经历”到底指什么。
【2】说说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揣摩文章第⑨段,为文章补写一段描写少年此时心理活动的句子。(不少于50字)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这位少年为“爱国者”。
1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3】文段中“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一句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的怎样心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什么?
【4】《山海经》明明“十分粗拙”“图像也很坏”,作者却仍称其为“宝书”。这种说法是否有矛盾?说说你的看法。
12、作家冯骥才忘不了那张小书桌,因为它已融入作者的生活,记录下许多难忘的瞬间。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事物,可能是一件日用品、一本书或是一个小动物……你和它之间也会有很多特别的回忆,请将“我的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可写实,可想象。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500﹣800字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