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王安石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B.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是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捕捉老师日常生活琐事,包括饮食起居、会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片段组合的形式烘托出一个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D.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这是一个比喻句。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暗喻。
C.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是拟人句。
D.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例如“种豆南山下”的“下”就是方位名词。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发酵(jiào) 黄晕(yùn) 挑拣(jiǎn) 倏地(shū) 粗犷(guǎng)
B. 着落(zháo) 静谧(mì) 整宿(sù) 抽噎(yè) 创伤(chuāng)
C. 拆散(chāi) 荫蔽(yìn) 散步(sǎn) 模样(mú) 应征(yìng)
D. 坍塌(tān) 羽翮(hé) 蓦然(mù) 看护(kān) 白桦树(huà)
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诗集《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用典是写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刘禹锡《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一句,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中“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句,均出自《论语》。
C.《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其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英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诗,借自然界的路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感慨。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处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_____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甲】_____,被眼花liáo_____乱的信息推着走,【乙】_____于虚拟_____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浅尝zhé_____止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_____,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liú_____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chěng_____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象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丙】_____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而不恣_____意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1】下列给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湍急(tuān) 眼花瞭乱
B.虚拟(lǐ) 浏览
C.丰盈(yíng) 浅尝辄止
D.恣意(cì) 驰骋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随波逐流 迷失 抵制
B.随遇而安 迷失 抵御
C.随遇而安 迷惑 抵御
D.随波逐流 迷惑 抵制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烦琐(suǒ) 赤裸(luǒ) 血气方刚(xuè) 取缔(dì)
B.震悚( sǒng) 覆灭(fù) 仙露琼浆(lù) 累赘(zuì)
C.凛冽(lǐng) 深宵(xiāo) 海市蜃楼(shèn) 挚友(zhì)
D.伴侣(lǚ) 繁密(fán) 诲人不倦(quàn) 吟唱(yín)
8、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敦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释】①外兄:表兄。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体通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见往事耳( ) ②及鲁肃过寻阳( )
③取而疾走( ) ④但闻书声不绝( )
【3】根据朗读节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镇 自 小 至 老 手 不 释 书。
【4】下列加点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一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公亦以此自矜
C.徐以构酌油沥之
D.投以骨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6】从吕蒙和元镇身上你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
9、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2022年12月4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当万家灯火,阖家团圆时,我们会引用“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句诗向航天员抒发牵挂之思;当航天员将从遥远的太空返回地球时,我们会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表达喜悦之情。
10、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①却说美猴王荣归故里,自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削木为刀,治旗幡,打哨子,一进一退,安营下寨,顽耍多时。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如今奈何?”众猴闻说,个个惊恐道:“大王所见甚长,只是无处可取。”正说间,转上四个老猴,两个是赤尻马猴,两个是通背猿猴,走在面前道:“大王,若要治锋利器械,甚是容易。”悟空道:“怎见容易?”四猴道:“我们这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那国界中有一王位,满城中军民无数,必有金银铜铁等匠作。大王若去那里,或买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护山场,诚所谓保泰长久之机也。”悟空闻说,满心欢喜道:“汝等在此顽耍,待我去来。”
②好猴王,即纵筋斗云,霎时间过了二百里水面。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悟空心中想道:“这里定有现成的兵器,我待下去买他几件,还不如使个神通觅他几件倒好。”他就捻起诀来,念动咒语,向巽地上吸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好惊人也。
③【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市六街,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悟空才按下云头,径闯入朝门里,直寻到兵器馆武库中,打开门扇看时,那里面无数器械,刀枪剑戟,斧钺毛镰,鞭钯挝简,弓弩叉矛,件件俱备。一见甚喜道:“我一人能拿几何?还使个分身法搬将去罢。”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烂,喷将出去,念动咒语,叫声:“变!”变做千百个小猴,都乱搬乱抢,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尽数搬个罄净。径踏云头,弄个摄法,唤转狂风,带领小猴,俱回本处。
④却说那花果山大小猴儿,正在那洞门外顽耍,忽听得风声响处,见半空中,丫丫叉叉无边无岸的猴精,唬得都乱跑乱躲。少时,美猴王按落云头,收了云雾,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将兵器都乱堆在山前,叫道:“小的们,都来领兵器!”众猴看时,只见悟空独立在平阳之地,俱跑来叩头问故。悟空将前使狂风、搬兵器一应事说了一遍。众猴称谢毕,都去抢刀夺剑,挝斧争枪,扯弓扳弩,吆吆喝喝,耍了一日。
⑤次日,依旧排营。悟空会聚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早惊动满山怪兽,都是些狼虫虎豹、騃麂獐犭巴、狐狸獾狢、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儿神獒……各样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每年献贡,四时点卯。也有随班操演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进金鼓,进彩旗,进盔甲的,纷纷攘攘,日逐家习舞兴师。
⑥美猴王正喜间,忽对众说道:“汝等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四老猴上前启奏道:“大王乃是仙圣,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里可能去得?”
(《西游记》节选)
【1】读选文首尾画线句,结合原著说说首段孙悟空从哪里回来?尾段又将到何处去?
【2】说说四只老猴在文中的作用。
【3】赏析第③段【】内句子。
【4】节选部分提及到孙悟空有哪些神通本事?。(至少3点)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长好“骨头”
①结识大张一家,缘于他的儿子亮亮。
②我们这栋楼在小区最北边,隔着一堵墙就是报社的大院。小区里的孩子放学后经常翻墙到大院里玩耍,于是,墙上不时出现豁口。时间久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次都是绕一大圈从报社的正门走进大院。这个小男孩就是亮亮。
③起初,我以为亮亮胆子小。可是有一次,几个孩子踢球时皮球落到了高高的白杨树的树杈上。那一天,风很大,树梢随风摇来晃去,孩子们都不敢爬树去拿。这时亮亮脱下鞋子噌噌噌就爬了上去,还攀着细细的树枝荡秋千般朝球踹去,看得我心惊胆战。
④大张一家住在地下室——那里住的大都是报社的临时工。地下室光线不好,亮亮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我家楼门口的乒乓球台上写作业。一天,路灯已经亮起来,他还趴在那里,我便隔窗问他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有一道题没做出来。我问他:“要不要叔叔帮你?”他朝我笑笑,坚定地说:“老师说了,要独立完成作业。”听邻居讲,亮亮成绩优秀,在全年级排名总是第一。
⑤北京多风,晾在阳台上的衣服经常会被吹落在地上。每次只要我喊一嗓子,亮亮就会欢快地帮我捡起来送上楼。为此,我总觉得欠了孩子一份情。
⑥不久,机会来了。那些日子,小区里的孩子们流行玩轮滑,亮亮也喜欢。不过,别人的行头,都是正宗的轮滑鞋,配有颜色鲜艳的防护手套、护膝、护肘、头盔。而亮亮的装备,显然是大张给做的——一块木板上用铁丝缀了四个轴承,木板的另一面和平时穿的旅游鞋固定在一起。护膝、护肘也都是用三轮车的外胎做的。看着亮亮的另类装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⑦有一次上街,我专门去了儿童用品商店,轮滑鞋、护膝、护肘、头盔一应俱全。我兴冲冲地买给亮亮,孩子很高兴,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我,他说:“谢谢叔叔,爸爸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最后,我只好去找大张。这个憨厚的汉子态度和儿子一样坚定,他搓着粗糙的大手说出这样一句话:“从小,就要让他长好‘骨头’。”
⑧20年过去了,随着工作的变动,我和大张一家早失去了联系。不过那句“长好‘骨头’”,始终在我的耳畔回响。
【1】文中写了一些关于小亮亮的小事,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三件。
【2】根据“我”与亮亮一家的结识过程,梳理出我的内心变化过程,完成以下填空。
引起我的注意——(_____) ——赞赏——(_____)—— (_____)——牢记长好“骨头”
【3】结合语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孩子很高兴,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我。
【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亮亮有哪些好‘骨头’?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首诗,有欢笑亦有哭泣,有悲欢亦有离聚。在匆匆而逝的岁月里,是什么伴你长大?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朋友,或许是一个人,一本书,一曲歌,亦或是一种永不言败的心情,一份永不褪色的情感,一个永远热烈的爱好。
请以“ ,我成长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感情(2)文中不可以出现真实的姓名,可用“××”表示(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