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可堪:哪堪,怎堪
C.憔悴损 损: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D.这次第 次第:依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秦国本是一个西域小国,夹于西戎和中原各国之间,生存环境恶劣。
B.韩国总统文在寅携李在镕等韩商界领袖访朝,朝鲜方面显示出极大的诚意,核心高层悉数全都到机场迎接。
C.读书学习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更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需求的行为。
D.贾谊写《过秦论》的目的是为了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随着GE 生物科技园等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项目相继落户,广州开发区打造广州国际生物岛的规划已初见端倪。
②浙江省杭州市13位老人抱团养老,这种自发的养老方式凸显了老年人对沆瀣一气养老方式的期望和对精神慰藉的需求。
③新年伊始网络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首屈一指的是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这个提供电脑芯片的公司竟然芯片设计存在漏洞。
④阿里巴巴将利用其线上平台,打造意大利国家旅游主题馆,把意大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直接带到广大中国消费者面前。
⑤日前,四川大学召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进会,别出心裁地提出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聘任首席科学家负责学科建设管理。
⑥姚河塬商周遗址自2017年6月发掘以来,被曝出土甲骨文,这是在商周考古领域发生的具有上行下效意义的重大事件。
A. ②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4、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5、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修复长城是一份既危险又辛苦的工作,工人们却甘之如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荣誉,他们在用汗水和勇气,维护着长城的荣光。
②电视剧《红高粱》里,于荣光扮演了一个另类的县长,这个生逢乱世的县长,理想难以实现,但他以亦庄亦谐的处世态度,认真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③有关专家指出,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实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将培育指标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分阶段科学推进。
④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在海外遐迩闻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
⑤如今大街小巷各种小广告泛滥成灾,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广告大多良莠不齐,既误导消费者,又污染环境。
⑥一家数口来到长安,他的负担更重了,加以几年来水旱相继,关中大饥,他在杜曲附近虽有些微薄的“桑麻田”,也无济于事。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③⑥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
(材料一)
①人对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般在24小时内就会忘记30%以上,在3天内就差不多会忘记70%左右。
②所以在2个来月的暑假时间,孩子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复习,每次开学,老师也会安排一次收心考试,从考试结果可以看出,暑假没复习的孩子,成绩是惨不忍睹,而复习了的孩子,成绩就相对比较优秀。
③而这种状态也会延续到开学后正常学习里面,以前的知识如果忘记了,就要花时间重新捡起来,这样必然会耽误正常的学习,甚至有些孩子捡都懒得捡,长此以往,成绩就下降了。
④孩子不愿意复习的原因在于没掌握好的复习方法,只会把书本拿出来一页一页翻,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要想把以前学过的知识都复习一遍,太难了,也非常耗费时间,这样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去复习了。即使有孩子硬着头皮复习,也没有把学过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体系,知识在他大脑里面还是单一存在并且是片面的。
⑤因此建议用思维导图复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有趣又简单,并且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从而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异同,最后形成一套套知识体系。效率也非常高,只要不断进行练习,形成习惯就可以了。比如小学语文,小学语文的知识点主要是汉语拼音、写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修辞手法、阅读、写作等。同样可以分别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对应的知识体系导图。比如修辞手法导图,先画出一些分支,分别写出所学的修辞手法,然后再针对每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发散,找到其定义、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别。
⑥通过画这些导图,就可以把以前所学过的所有知识都综合起来,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也能找到这些零散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也就方便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也避免一本一本书去复习,一个知识点就是一幅图,画完贴在房间的墙面上,没事看几眼,也就记住了。并且画导图也是一种乐趣,孩子更喜欢的是画,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思维导图复习就能大大提高孩子复习的效率,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
(节选自《历史那点事儿》2020年7月16日)
(材料二)
一些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生在真实性活动情境和有思维图像生成中学习课堂内容,他们就能够建构一个更加整合的、有用的知识基础。真实活动类似于他们在外部世界可能遇到的活动。例如,当学生给真实的人写故事、散文和信,而不是完成短的、人为的写作练习时,他们的写作技能在质和量上都能够表现出更大的进步。当学生建构他们的地图而不是完成包括地图解释的课本练习时,他们对怎样使用和解释地图获得了更彻底的理解。而且,当学生使用数学完成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时,他们也更有可能检查他们在数学问题上的答案,尤其是确保他们的答案逻辑意义。
(节选自奥姆罗德《教育心理学》)
(材料三)
中考状元小刘坦言自有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做一个知识网络结构方面的思维导图,自己动手系统梳理各科知识结构网络,下面是他提供的一篇满分作文的“文章写作思维导图”。
文章写作思维导图
【1】下列对三则材料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暑假复习了功课的孩子比没复习的考得好、说明人对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需要反复记忆。
B.利用思维导图复习,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也会使学习的效率提高。
C.真实性活动情境和有思维图像的课堂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更加整合的、有用的知识基础。
D.从材料三的文章写作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文章写作顺序的构建比给文章拟写标题更重要。
【2】“材料三”中小刘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建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请联系“材料二”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3】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关于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
【4】暑假期间,你接触了思维导图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后,受益匪浅,进而想建议教导主任在全校范围内普及。运用材料相关内容,尝试说服教导主任。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并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宠辱偕忘,毁誉由人:他面对世人的赞誉并没有变得更勤勉,而面对“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他既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关系,也能“___________”。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了紧张肃杀、残酷壮烈的战场气氛。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点出了阿房宫地理走势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用“比喻”手法描写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现乐声轻细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乐声婉转流畅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不息的认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到的那种老师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3)杜甫在《登高》里写自己饱尝国难家愁之苦,使白发日渐增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厅”在古代本是庄严的场地,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在这庄严的场所中却有家禽栖息,“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生活细节体现了大家庭礼制的荒废破坏。
(2)唐朝时期,朝廷在全国施行击鼓劝农制度。农忙季节,每个村五更便击鼓,百姓听到鼓声,一起下地耕种。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一场景。
(3)正面描写如同画月,侧面烘托如同绘云。在古代描写音乐的诗词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演奏效果,如“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1】诗歌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这种从表达顺序上来说,
属于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主要是讲述了马嵬之变的内容,在这首诗歌当中,运用了3组的对比,其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比。在对比中见出讽刺之意。
1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李适之,一名昌,恒山王承乾之孙也。父象,官至怀州别驾。
②适之神龙初起家拜左卫郎将。开元中,累迁通州刺史,以强干见称。时给事中韩朝宗为按察使,特表荐之,擢拜秦州都督。俄转陕州刺史,入为河南尹。适之性简率,不务苛细,人吏便之。岁余,拜御史大夫。开元二十七年,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知节度事。适之以祖得罪见废,父又遭则天所黜,葬礼有阙,上疏请归葬昭陵之阙内。俄拜刑部尚书。适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
③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与李林甫争权不协,适之性疏,为其阴中。林甫尝谓适之曰:“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上未之知。”适之心善其言,他日从容奏之。玄宗大悦,顾问林甫,对曰:“臣知之久矣。然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可穿凿,臣故不敢上言。”帝以为爱己,薄适之言疏。陇右节度皇甫惟明、刑部尚书韦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悉与适之善,林甫皆中伤之,构成其罪,相继放逐。适之惧不自安,求为散职。五载,罢知政事,守太子少保。遽命亲故欢会,赋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竟坐与韦坚等相善,贬宜春太守。后御史罗希奭奉使杀韦坚、卢幼临、裴敦复、李邕等于贬所,州县且闻希奭到,无不惶骇。希奭过宜春郡,适之闻其来,仰药而死。
(《旧唐书·李适之传》)
【乙】
李适之性简率,不务苛细,人吏便之。雅好宾客,饮酒一斗不乱,延接宾朋,昼决公务,庭无留事。及为左相,每事不让李林甫。林甫憾之密奏其好酒颇妨政事玄宗惑焉除太子少保。适之遽命亲故欢会,赋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举朝伏其度量。
(《大唐新语·识量·李适之》)
[注]李适之:唐太宗曾孙,唐玄宗从弟;唐朝宰相、诗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累迁通州刺史( ) (2) 王气所在,不可穿凿( )
【2】结合上下文,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 适之雅好宾友( ) A高雅 B.向来 C.交情 D.文人
(2) 薄适之言疏( ) A略微 B.微薄 C.轻视 D.减轻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与李林甫争权不协,适之性疏,为其阴中。
【4】请给乙文画线部分断句。
林甫憾之密奏其好酒颇妨政事玄宗惑焉除太子少保
【5】分条概述甲乙两文叙写李林甫陷害李适之的事实。
【6】甲乙两文都写到李适之赋诗言志,但赋诗背景有差异,请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8月,一辆货车在沈海高速上被追尾,车上10吨猪肉散落一地,遭附近村民哄抢,只剩下3吨。
2020年9月,一场暴雨冲飞街道上的井盖,形成可怕的旋涡,一位大哥一直在井盖旁默默守护,提醒人们绕行。
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就以上两件事,高三(1)班召开了一次以“公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参赛者的身份,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要求:思想健康;自选角度;可议论,可叙述,文体不限;语言得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