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_______,有患难与共的________,有英勇无畏的____________,有守望相助的____________。
A.牺牲 感动 担当 坚守
B.坚守 担当 牺牲 感动
C.坚守 感动 担当 牺牲
D.牺牲 坚守 担当 感动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据说有大约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 书店是汇集书籍的“知识海洋”,是人们汲取智慧养料、实现心灵沉淀的绝佳场所。
C. 如果有需要的话,只有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D.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三年来,引起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和宇宙中的庞然大物相比,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简直微不足道。
B. 只有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才能理解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
C.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天之骄子,生性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岂是凡夫俗子能比!
D. 作为一名优秀学生,他好学善思,常常不耻下问,向学识渊博的老师请教。
4、下列诗歌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是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晚春》以拟人化的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树和榆钱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C.《竹里馆》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逢入京使》中“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个人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必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B.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刻苦学习,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C.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D.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仙境。即使百花傍身,游者依然目不窥园,直奔大山深处。
6、下列语法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景致”名词,“几处”数量词,“浓密”形容词。)
B.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脚板宽大”是主谓短语,“许多干沟”是补充短语,“沙子和泥土”是偏正短语。)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语义重复,删掉“尤其”或“特别”)
D.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盜。(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在句末加“的问题”)
7、选出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修改:将“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修改:去掉“通过”或“使”。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加。
修改:将“生活水平”改为“生活质量”。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
修改:删掉“整整”或“左右”。
8、(二)文言文阅读考查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任末好学》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喜欢。⑦易:交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_ ② 孰若孤 若:____________
③ 负笈从师 负:_________ ④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若: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两文吕蒙和任末在学习方面的不同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9、课文原句填空。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②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④ ,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⑤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⑥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10、春到山水间
刘成章
①小时候常听人说“二月二,龙抬头。”抬头做甚?不得而知。今天的孩子们,恐怕更是难以明白。那么,我打个比方吧。飞机一旦抬头,就是要起飞了。龙也是这样,抬起头就要一冲上天。
②龙行天上,大地回春。雨润江南树,那是烟雨;风吹塞北河,那是熏风。布谷鸟一声一声地叫个不停,昆虫都从土里钻出来,互相点点头,打打招呼,然后叙说着春天的故事。
③烟雨熏风春来了。春是被万物呼唤来的,一来就是朝霞灿烂。
④大黄牛只顾欣赏自己踩下的阔大的脚窝。柳树梢头的喜鹊问柳树,是不是该泛绿了?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却抢了春的先机,它放松地绽开大方而又谦虚的花,像暗夜忽然点亮的灯,而且这灯很多,很亮,一盏一盏地闪耀,好不炫目。
⑤【甲】春来了,所有热爱春的人,都心旌摇曳,想去踏春。
⑥【乙】一畦春水浇着春韭,就像浇着杜甫笔下的唐诗。而那些麦苗,已经在不失时机地返青。麦田旁,酥软的泥土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冒着丝丝缕缕上升的阳气,人们正在清理去年残剩的庄稼根茬。这儿那儿的荠菜,散发着亘古就有的清香,使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挖上一些,以吸纳大地赐予人的丰沛元气。附近一棵棵树木的梢头,早来的春风正在那儿嬉闹,它们摇动着,抖落了厚厚的尘埃。我知道,每棵树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条消了冰的河,它们在奔流,在喧响,在演奏充满活力的春的乐曲,从而向着繁盛的夏季勃发。
⑦【丙】春来了,我们举手向她致意,和她紧紧拥抱,在烟雨熏风之中。
⑧【丁】我居住在京城的一个大院里,院中湖上的薄冰早已融化,人们也脱去了臃肿的羽绒服。许多童车重新聚集在湖边,童车上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们,阳光打在他们的眸子上,眸子里尽是滟滟天真。院门外又支起了理发摊,我坐下请师傅给我剃头。春阳、春风,无阻无隔地照射我、轻拂我。一只乳燕从空中款款飞来,环绕在我头顶,让人满心欢喜。
⑨“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多么传神!现在,红杏还未开满枝头呢,但许多地方早已热闹起来。
⑩最热闹的要数微信朋友圈。朋友圈就像一个成百人、上千人居住的山坳,走进这山坳,有平房,有竹楼,有窑洞,还有四合院。举目望去,家家门上还闪耀着过春节时贴上的红彤彤的对联。古时候,二月二也叫作开笔节。在朋友圈里,人们早已开了笔,争着展示春光,笔下带着春风。
⑪我看见了云南楚雄的赛装节,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男女老幼都穿着艳丽的彝族服装,赛装赛美。仅是姑娘头上戴的鸡冠帽,就让人看得心醉神迷——在奇美的“鸡冠”上,用细毛线绣出了朵朵牡丹花、山茶花、蝴蝶花。人们载歌载舞,“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皓月当空”。
⑫我看见了陕北的许多地方都在闹秧歌——这个“闹”字,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脉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场子。人们都说,那是多年不见的景象了。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塞外小城榆林,这些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增长。小城刚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运用匠心巧思,展现出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⑬在这些红火热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帮子一鼓一陷的唢呐手,他们真情投入,尽情地演奏,向着蓝天,向着春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正确的位置应该是( )
我拄着拐杖,也和年轻人一起去郊外。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文章描绘了二月二这天“我”的哪些经历和见闻?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它们在奔流,在喧响,在演奏充满活力的春的乐曲,从而向着繁盛的夏季勃发。
【4】文章展示了“二月二”人文风俗之美。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11、阅读《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完成后面小题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赵丽宏
⑴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⑵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绿荫。难道你不相信?
⑶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⑷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⑸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⑹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⑺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⑻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⑼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⑽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⑾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⑿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⒀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⒁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⒂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选自《阅读世界》
【1】【1】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
【2】【2】第(11)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
【3】【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4】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12、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见一处流连忘返的风景,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位影响你的老师,一位帮助你的陌生人……他(它)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