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通化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个很好的朋友因为一次误会而大相径庭,真是令人可惜。

    B. 孤独的牧羊人讲原本荒凉、干旱、毫无生气的不毛之地改造成充满生机的绿洲。

    C. 老师批评了那些在值日工作中拈轻怕重、缺少责任心的同学。

    D.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C. 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D.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B.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由然而生。

    D.面对一个遥不可即的目标,或是当我感到惊荒失措时,我都能轻松应对。

  •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粗心大意。

    B.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一向热闹的解放碑也变得安静了,街上人迹罕至

    C.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D.读书善忘的人,补救的办法是反复诵读,除帮助记忆外,还能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待(nuè)   怂(yǒng) 尾(kāo)   温(xùn)

    B. (qiè)   戒(chěng)  冲(fǔ) 伏(juǎn)

    C. 然(chàng)  污(huì)   褴(lǚ) 狡(xié)

    D. 乳(bǔ) 行(zhuì) 大(jiǒng)  锢(jìn)

  • 6、下列句子中加点副词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常常”表范围)

    B.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老实的。(“最”表程度)

    C.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大概”表推测)

    D.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只有”表范围)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朱自清的《春》是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品般的世界。

    C. 《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写的一 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他自号少陵野老。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香远清,亭亭净植: ___________ (2)乎众矣  :___________

    (3)每之,足苦踬焉:____________  (4)先君子来室中坐,之: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用“/”给《习惯说》中画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而 弗 得

    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怎样的“志”?

    5《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可用原文回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对照别人的短处改正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成了2020年全世界的最大黑天鹅。几乎所有生活的常规套路都被打破。大家一边要敬畏疫情,一边要照顾亲情,一边是小家很大,一边更有国家大局。在中国人眼中,最大莫过年。但同时,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大。两相比较,唯有克制与敬畏。

    因此,网上一大波有趣的劝就地过年的标语火了: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隔地不隔心,异地一家亲等等。最近,用大喇叭喊话防疫的河南硬核村长再次火了:告诉各家娃娃,咱就地过年,亲情不减。实在想你爹娘,买点年货送回家。大嗓门的喊话之下,确实不少年轻人开始往家里邮寄年货了。人未归、礼先到,人不流动年货走,网购拜年是人们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适应,也成了这个特殊的年节,在亲情与疫情之间,大家寄乡愁的重要方式。

    【材料二】

    【材料三】

    就地过年,父母从老家寄来当地特色食物,几千万城市青年被爱投喂,年货反向狂奔取代后备箱里的土特产。某快递软件数据显示,从腊八到小年,今年从县区寄往大城市的包裹平均增长两成以上。其中,甘肃、贵州、重庆等人口流出大省,家乡味寄出同比增速最靠前,贵州的酸菜、湖南腊肉、重庆辣子、云南火腿成网友呼声较高的年味。

    在春节前,某医疗软件新冠核酸检测预约服务已覆盖超159座城市,支持上门核酸检测预约的城市已超100座,阿里云冷链码在浙江、湖北、郑州等地,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产品最小包装的闭环追溯管理,为春节盖上一个安心戳。

    出行半径小了,周边游、省内深度游成为替代选择。有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不再是三亚、昆明、丽江、桂林、西双版纳,而变成杭州、上海和深圳等一线、新一线城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这则宣传标语,语言既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

    B.网购拜年是人们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适应,也成了今后大家"寄乡愁"的重要方式。

    C.“年货反向狂奔"取代"后备箱里的土特产”,证明有很多青年响应号召就地过年。

    D.某医疗软件新冠核酸检测预约服务和某科技公司“冷链码”,说明科技在为安全过节提供保障。

    【2】请概括材料二主要内容。

    【3】你认为来北京工作的江西籍青年李华,可以选择以上材料的哪些方式就地在北京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春节?请简要概括。

  • 11、【课内阅读】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1这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当时针指向零点时,人们是怎样的反应?

    3第二段中加点的“缓缓”和第四段中加点的“徐徐”是同义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你是我最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