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扬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土最西端在西藏的帕米尔高原 B.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

    C.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2、寒假,玲玲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她的衣着由羽绒服换成衬衫。玲玲旅游路线最有可能是(       

    A.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

    B.从哈尔滨到海口

    C.从北京到重庆

    D.从上海到拉萨

  • 3、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属于

    A、全年多雨型 B、冬季多雨型

    C、夏季多雨型 D、全年少雨型

     

  • 4、目前“中国制造”的“Vskit”(非洲版抖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流行起来,下面是当地青年吉姆拍摄的家乡文化和景观视频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吉姆家乡当地居民主要是(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吉姆在日记中记录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早的孤树……”,以下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3】吉姆在拍摄视频“秀自己”的同时还想为家乡的发展助力,他想把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拍成视频。下图为拍摄思路,其中数字分别表示(     

    A.①人口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粮食问题

    B.①环境问题   ②人口问题   ③粮食问题

    C.①粮食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人口问题

    D.①人口问题   ②粮食问题   ③环境问题

  • 5、在澳大利亚,目前成为其支柱产业的是( )

    A.服务业

    B.农业

    C.牧业

    D.工矿业

  • 6、下图为天气符号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符号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2】该天气符号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时,在山区容易引发的灾害是(     

    A.地震

    B.滑坡

    C.火山

    D.干旱

  • 7、我国特别行政区澳门的两个岛屿氹仔岛和路环岛现在已陆续相连成了一个岛,并且澳门国际机场完全建在海上,这说明

    A.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引起海陆变迁

    D.板块运动引起海陆变迁

  • 8、下列叙述中,描写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非洲终年炎热干燥

    C.昆明四季如春

    D.昨夜狂风暴雨

  • 9、图中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 10、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A.北极熊

    B.企鹅

    C.磷虾

    D.海豹

  • 11、亚洲东临 洋 ,西南以 与非洲为界( )

    A.太平洋、 苏伊士运河

    B.大西洋、苏伊士运河

    C.地中海、马六甲海峡

    D.北冰洋、红海

  • 1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C.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地区

    D.长江以南适合发展畜牧业

  • 13、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得益于(     

    A.传统工业

    B.服务业

    C.交通运输业

    D.高新技术产业

  • 14、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通常从哪两个方面进行(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 15、中东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 16、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 17、下列地方菜系中,以麻辣为主要特色的是( )

    A. 粤菜   B. 闽菜   C. 川菜   D. 鲁菜

     

  • 18、传统能源石油在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地区是(  

    A.俄罗斯

    B.中东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非洲

  • 19、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是秦岭﹣﹣淮河

    B.②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C.③草地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D.④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 20、读河南省部分地区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数(万人)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郑州市

    7567

    1260

    12.84

    开封市

    6239

    482

    19.29

    洛阳市

    15230

    706

    18.31

    南阳市

    26511

    971

    18.79

    注: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为人口老龄化。

    【1】河南省的简称是(     

    A.皖

    B.湘

    C.豫

    D.鲁

    【2】表格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郑州市

    B.开封市

    C.洛阳市

    D.南阳市

    【3】据表推测,河南省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增长快

    D.外来人口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交通运输被形象地比喻为国民经济发展的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中国“硅谷“之称。

     

  • 2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

  • 23、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北连_____________、南抵______________。

     

  • 2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和_____________线大体一致。

     

  • 25、澳大利亚的居民以________ 种人为主,他们多是________ 移民后裔.

  • 26、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前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针对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通过   、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等。

  • 27、亚洲南北所跨纬度为各大洲之最,使亚洲拥有从________绝大多数的气候类型;亚洲东西跨经度160多度,大陆内部距海洋____,降水____,使得亚洲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 28、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

    (2)①为____季风,来自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②为____季风,来自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华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受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其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4)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位于图中的____区(填字母)。

  • 29、在我国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西双版纳,它位于________省。

  • 30、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特点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图1,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印度粮食生产深受地形(图2)、气候(图3)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印度名吃丰富多彩:手抓饭(图4)主料为稻米,配料丰富如洋葱及肉类等;印度甩饼(图5),别称印度飞饼,主料为面粉,配料为鸡蛋、黄油等。

    【探究主题】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自主探究】

    (1)完成下列表格,理解印度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地形

    气候

    气温

    降水

    小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水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学以致用】

    (2)图2中,①地区主要名吃是________,并解释原因________

    【拓展延伸】

    (3)据图6,概括中南半岛水稻分布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解释原因。

  • 32、读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普洱有“世界茶源”之称,普洱茶色泽褐红,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甘。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于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材料二:糯干寨是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村寨的先民在海拔较高的天然林和地势低平的村寨之间片状开发茶林,茶林和茶林之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整个村寨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原始古朴宛如世外桃源,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1)图中“三江并流”区域跨越三大水系,形成世界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和____组成,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图中西双版纳可以看到浓郁的____(少数民族)风情,云南省东南邻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它的行政中心是南宁。

    (3)普洱茶所在地形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4)结合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林生长的优势条件。

    (5)利用所学知识,就如何保护与开发普洱古茶林,提出你的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 33、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____;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一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________(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________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___________(至少两点)。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________和小麦。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__________

    (6)在当地特色民居________(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 34、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共同发源于________省,他们都属于________河(内流/外流)。

    (2)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__,主要是该河段流经了________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治理该地区这一突出的问题,请你拟定出相应的措施。(至少答一点)________,黄河下游支流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

    (3)长江中游地区支流众多,河道弯曲,其中________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其治理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

    (4)长江和黄河的河流补给形式都是以________(降水/高山冰雪融水)为主,黄河不会发生凌汛的河段为图中的________(①/②/③)河段。

  •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的途中接纳了数百条支流,____广大;受气候影响,干流____(有/无)结冰期,汛期____

    (2)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旅程长,被称为“____”。

    (3)巫山是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上的山脉,西邻____盆地,东接____平原。

    (4)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之称,M处水电站聚集,从地势面解释其原因____

    (5)简述我国地势地形特征。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