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突兀:高耸的样子。
B.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恍惚:不停地摆动。
C.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滑稽画:“漫画”的旧称。
D.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形容非常劳累。小心翼翼: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思念也需要表达,下面这段话节选自小明写给在北京的朋友小乐的信,加点的礼貌用语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乐,久违了,这几年过得怎么样?听说你搬了新家,等我去北京,一定赏光拜访。前些日子家父说令尊身体不适,还动了手术,不知恢复得怎么样了?
A.久违
B.赏光
C.家父
D.令尊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荣获“CCTV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曹德旺、姚明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B.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更多的水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海洋。
C.人们对地沟油深恶痛绝,不仅是因为心理上觉得很肮脏,还因为它的确会危害健康。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G网络通信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
B.能不能有效控制流感疫情,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
C.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思想的成长、能力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成长。
D.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孙权劝学》——古代散文——司马光
B. 《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
C. 《回忆鲁迅先生》——记叙文——萧红
D. 《说和做》——散文——臧克家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B.我们小区内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C.我们一定要发扬科学家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下列对诗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恳切的思念、关怀,以及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忧虑与同情,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B.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升职的意思。
C.诗歌通过“杨花”的飘忽不定、行游无踪和“子规”“不如归去”的啼叫声,点明此时为暮春时节。
D.由“闻道”可知诗人在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与痛惜之情,“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 实含悲痛之意,写出友人贬谪之地的荒远和旅途的艰难。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
(4)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 对于这两个比喻的优劣,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谢太傅和作者的评判态度?你认为哪个更好,说出理由。
【4】曹雪芹《红楼梦》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其中关于林黛玉、薛宝钗的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请结合《咏雪》一文的内容,说说判词中“咏絮才”典故的含义。
9、古诗文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悲壮、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夜洛城闻笛》中写李白思乡思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张船票的温暖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的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长江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出来时走得急,忘了带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去买一张船票。
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暗黑的天空,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可我住的地方离码头太远了,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我看到一个戴着一顶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
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
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
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
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帮助你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我点了点头,说,好。
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下去。
学生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但他们是不是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这很让我震惊。
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比什么都重要。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 “我”忘带钱包 | 男人给“我”钱 | “我”帮助他人 | “我”目睹温暖传递 |
“我”的心理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文章开头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2)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
【4】本文以“一张船票的温暖”为题,有何妙处?
11、阅读《听雨》,完成问题。
听雨
季羡林
①天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②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于是就不“极小”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③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不禁浮想联翩,不能自已
④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在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
⑤蒋捷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他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有相当大的差别。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
⑥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捡过豆子,割过青草,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天一旱,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
⑦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心旷神怡。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⑧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
⑨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脑子里,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响下去,久久不停。
(选自散文集《二月兰》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主要的两大“浮想”。
①
②
(2)下列与“听雨”有关的诗词所反映的情感,与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情感相同的是( )
A.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D.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注: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3)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现在变青了。
小思同学觉得上面这个句子写的很好,与组长展开了讨论,请你完成组长的对话。
组长你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麦苗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久旱的麦苗吮吸雨滴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喜爱。
小思,你说得很对,我觉得这个句子不只是拟人的修辞用得好。
②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想象句中的情景,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阅读文章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请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5)作者借“听雨”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12、作文。
题目:真的有意思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显。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