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不同角度认识如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描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H2+Cl2=2HCl
D.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2、常温下甲烧杯中有氯化钠饱和溶液200克,分别转移出50克到乙、丙、丁三个烧杯中(如图),然后再向丙烧杯中加入5克水搅拌,向丁烧杯中加入5克NaCl搅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比丙中的大
C.丙中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丙、丁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3、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红色
C.图丙实验塑料瓶变瘪是由于CO2能溶于水
D.图丁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可燃性
4、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 +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A.NH3
B.H2
C.H2O
D.HCl
5、物质的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
B | 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其通入灼热的铜网中 |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A.A
B.B
C.C
D.D
6、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木炭燃烧
D.冰雪消融
7、下列常见的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
A.稀盐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酒
8、某硝酸铵样品,经测定其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仍为35%,则一定含有下列杂质中的
A.CO(NH2)2
B.NH4HCO3
C.NH4Cl
D.(NH4)2SO4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5.5mL液体
D.称量固体药品
10、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归纳均正确的是
A.化学与环保 | B.化学与能源 |
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 ①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清洁能源 ②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农业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②甲醛水溶液大量用于肉类食品的防腐 | ①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氮肥 ②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
A.A
B.B
C.C
D.D
11、眼药水成分中的牛磺酸(C2H7NO3S)对眼睛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氧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1个牛磺酸分子由13个原子构成
D.牛磺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锅生锈是因为与O2和H2O同时接触
B.家用天然气泄漏,应及时打开排气扇通风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D.使用燃气灶时,火焰发黄,锅底出现黑色,可增大灶具的进风口
13、人类的日常生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高铁酸钾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元素组成的
B.高铁酸钾中含有氧气
C.高铁酸钾中钾、铁、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4
D.高铁酸钾是混合物
14、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D.分类投放垃圾,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 B.取用固体 | C.滴加液体 | D.过滤 |
A.A
B.B
C.C
D.D
1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17、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空气质量级别从Ⅰ级到Ⅴ级,数字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③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蒸发皿
1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没有单质
20、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2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使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2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属于物理性质
24、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
C.食盐水、雪碧
D.冰水混合物、液氧
2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C.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26、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点燃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一定会发生爆炸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7、人类的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A.活性炭;B.稀有气体;C.金刚石;D.食盐
①可制成多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__;
②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
③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的是_________;
④可用于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__。
(2)能源的清洁低碳化,是“十四五”碳达峰部署的重点工作。
①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开采的天然气资源,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②氢氧燃料电池供电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③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B.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贵
C.旧衣焚烧掩埋,加快生产销售
D.选用节能家电,减少能源消耗
(3)治理串场水系,打造生态盐城。
①为了解串场河的水资源状况,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河边取了河水样品,初步观察发现该河水样品比较浑浊,为除去样品中难溶性的杂质,应先对所取河水样品采取________操作。
②实验室用________测定该河水样品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③该小组的同学测定该河水的pH约为5,为使该河水达标,你认为可以在该河水中洒入适量的______(选填“稀盐酸”“熟石灰”之一)作为减少污染的手段之一。
28、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氮气____________ (2)水____________;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注明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
(4)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
(5)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
31、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取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
3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的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1)取用粉末状二氧化锰固体常用_______。
(2)量取6mL稀硫酸用_______。
(3)称量18.8g的食盐用_______。
(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
(5)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
(6)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
33、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填写下列空白。
(1)鱼虾能在河水中生存,说明河水中溶解有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这根据液氮和液氧的____________不同分离的;
(3)为了安全,我们用____________取代氢气来充灌探空气球和飞艇。
34、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 CO2气体,CO2 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 一种即可)。
35、写出下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
36、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
(2)2个氮原子_____。
(3)氦气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
(5)3个亚铁离子_____。
(6)2个铵根离子_____。
(7)3个硫酸根离子_____。
(8)氯化铵_____。
(9)氧化铝_____。
(10)标出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7、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写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b 的名称 a______,b______。
(2)利用上述 A、C 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填①或②);若用C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______。
(3)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9、(3分)硝酸铵(NH4NO3)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爆炸,可作炸药。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可作化学肥料。试计算:
(1)100 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2)多少克碳酸铵中的氮元素与100 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0、根据“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问题:
(1)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本实验时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