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③表示Mg2+
C.②④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D.②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制氢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生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铁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5、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牛奶、冰水共存物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7、2022年1月29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B.打印资料时双面打印
C.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产品
D.为了方便快速,多采用自驾车出行
8、如图为两种气体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微粒,且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B.在所有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C.在该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抽离玻璃片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用于干燥氧气
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10、面粉厂内要防止爆燃,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做电极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煤做燃料
D.铁做钉子
12、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
C.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5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14、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总量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不变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锅生锈是因为与O2和H2O同时接触
B.家用天然气泄漏,应及时打开排气扇通风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D.使用燃气灶时,火焰发黄,锅底出现黑色,可增大灶具的进风口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17、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关于千金藤素(C37H38N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四种非金属
B.该物质由83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9:3
D.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18、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好酒不怕巷子深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空气湿度增大 | 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
C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D |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20、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氯酸钾、石油
B.干冰、氧化铜、矿泉水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天然气、煤
2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铜、冰水混合物
B.混合物:洁净的海水、干净的空气
C.化合物:氯酸钾、甲烷
D.氧化物:四氧化三铁、过氧化氢
2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5个硫原子:S5
B.钠离子:Na1+
C.氦气:He2
D.锰元素的化合价:
2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8g碳和8g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16g二氧化碳
B.镁条燃烧后,生成的固体质量应比燃烧前增加
C.5g食盐全部溶解到20g水中,能得到25g食盐水
D.甲物质燃烧有水生成,则甲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2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溶解作用,则氢氧化钠除油污也利用了溶解作用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25、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
B.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2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27、为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去年的“两会”就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可吸入颗粒物
(2)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另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A 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 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 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4)最近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构想:把空气吹入吸收池的碳酸钾溶液中,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其技术流程如图:
①上述流程中吸收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KHCO3K2CO3+H2O+CO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②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8、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水、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图所示装置电解水,玻璃管a端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__极,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4)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
29、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氖原子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
30、请用 H、C、O、Cu 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中空格的内容:
(1)请写出由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子,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粒子的化学符号 | |||
①两个氧原子 | ②两个氧气分子 | ③两个氧离子 | |
|
|
| |
①一种黑色的氧化物 | ②酒精 |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
|
|
| |
(2)用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
①(氢气燃烧发生的)化合反应 | ②(水通电发生的)分解反应 | ||
|
| ||
31、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_____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_____。
(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_____。
(4)科学家研究要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途经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工业上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燃料: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还说明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经为_____。
3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铜原子 _____ ;
(2)氢氧根离子 _____ ;
(3)硫酸铁 _____ ;
(4)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_____ 。
33、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用化学语言表示或写出符号表示的含义
(1)2个氦原子_____。
(2)2mol的硫原子_____。
(3)2个硫酸根原子团_____。
(4)2SO2_____。
35、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于收集O2,O2应从该装置的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先在集气瓶中_______,然后从_________(填“a”或“b”)一端通入氧气。
36、根据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字母)。
(3)粒子A与粒子D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7、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初中生必备的实验技能。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装置F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3)为了挑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的碳酸物与足量8%稀盐酸、8%稀硫酸设计了四组反应,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时间”曲线图。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①: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②: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实验③: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实验④: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①根据实验结果,实验小组决定选择块状大理石和8%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小组不选择实验①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将10g大理石样品放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不含仪器)为57.8g,则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为__________。
38、通过2个多月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也称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填序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如图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
(4)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如图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收集时SO2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
3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有何区别?______
(2)空气和氧气有什么区别?______
40、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是指煤、__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CO2+2CO+nH2O,其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
(2)2018年1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全票通过实施《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为了应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温室气体国际减排框架,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实行每周少开一天车;②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③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
(3)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其目的是__________;堆积的柴草容易起火,人们常用泼水和盖沙土的方法灭火,其中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