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下列古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的直 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 )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2月9日,“百万青年看祖国”主题活动在香港启动,向港澳青年发出到内地交流研习的诚挚邀请,透过视、听、学、玩等亲身体验活动让港澳青年切实了解国家的发展,激发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和行动。这有利于( )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
B.坚持“一国两制”,实现高度自治
C.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D.加强情感交流,增强国家认同感
5、下列图表中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这一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老龄化加剧
6、某学习社团举行“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主题”辩论赛,其中正方认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在增强”,反方认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在减弱”。以下选项中,适合作为正方辩词的内容有( )
①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②世界经济波动下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③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④中国、欧盟等崛起使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在学习我国的人口问题后,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了探究分析,下列推论成立的是( )
A.我国人口基数大→总和生育率低→应该延长法定节假日
B.总人口增速趋缓→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出台“三孩”政策
C.大量的人口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增大→禁止人口大规模流动
D.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就医需求增长→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8、漫画《开放三胎》告诉我们( )
①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③三胎政策能彻底解决人口问题
④国家鼓励支持生育三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高度自治
B.“九二共识”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
10、国家统计局最新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以下关于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 )
A.人民生育意愿提高→人口负增长→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B.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人口负增长→加剧人口老龄化
C.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存在→人口负增长→导致人口结构失衡
D.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人口负增长→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11、对下图《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广大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②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速增长的阶段
③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④国家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航天员生动展示介绍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次“天宫课堂”( )
①提升了中小学生对宇宙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
②生动诠释了教育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快速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④表明了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以中国经典名画作为内容载体和特定场景,与诗词、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用当代视角解读经典作品的文化内蕴,抒写中华文化的新时代精神气象,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 )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薪火相传,历久不变
14、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人在旅行时有不同的购物习惯:美国人喜欢购买当地有特色的物品;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会寻找自己熟悉的品牌;中国人、印度人,他们希望购买高品质的名牌;最朴实的大概是英国人了,他们会买便宜东西……这告诉我们要( )
A.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求同存异
B.认识文化多样性,消除文化差异
C.和而相同,认同他国的一切文化
D.加强沟通,让不同文化走向统一
15、2023年9月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举办服贸会,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不仅促进了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这说明中国( )
①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②全体人民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③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一体推进中形成了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表明我国( )
①关注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②关注人民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④与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A.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是自相矛盾的
B.可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C.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D.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难免会破坏环境
18、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
①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犯罪行为 ②更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④建立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图表总结的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各项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包括粮食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全面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____)
22、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只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就能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判断:( )
理由:
23、我省开始实施《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某小区出现如图中这位市民的行为。
判断:
理由:
24、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3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来自各界的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张德江在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立法工作,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1)张德江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治国方略?如何实现这一治国方略?
(2)材料中来自各界的人大代表行使了哪项法定权利?除此之外,人大代表还可以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哪些权利?
25、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强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表明全党全国戮力同心,着力补齐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在扶贫路上,没有落下一个贫困家庭,没有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顺利切实完成脱贫的原因是什么?
(2)党和政府怎样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6、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2014年9月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
(2)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1分)
(3)为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分)
27、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已达到14620公里,目前高铁列车最核心的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百分百的“中国创造”。这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联系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科技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意义。(6分)
(2)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3分)
28、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材料:我们中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家里做家务,是履行家庭责任;在学校努力学习,是在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在履行对社会的责任;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是在履行对国家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责任。
⑴ 承担责任的苦处与乐趣分别是什么?
⑵ 怎样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⑶ 你在社会生活中做过哪些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