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这表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与时俱进
D.薪火相传
2、近年来,微博、微信朋友圈井喷式发展,大大拓展了国人的言论空间。更多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公民应该( )
①站在个人立场表达观点和意见②抱着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
③遵守规则,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④学会声乐,用歌唱传递好声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始发于西安,满载光伏逆变器、电动压缩机、吸尘器等货物,总计运行9908千米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
B.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化
D.世界多极化
4、2022年3月1日,上海首部全面规范和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其中一条有关“同伴教育”的条例内容,正是采纳了上海某中学学生所提出的建议。这说明( )
①是学生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表现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
③说明立法修法事关全民,必须人人参与 ④能够增强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某同学在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注意到人口部分的数据表。下列论断与图表数据最相符的是( )
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比去年(%) |
全国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岁) 16-59岁(含不满60岁) 60周岁及以上 其中:65周岁以上 | 141175 92071 49104 7220 668969 25615 87556 28004 20978 | 100.0 65.2 34.8 51.1 48.9 18.1 62.0 19.8 14.9 | 下降0.4 增加0.7 |
注: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A.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B.我国人口呈现男女比例性别比偏高的新特点,男女比例更加失衡
C.我国老龄化加剧,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D.我国人口增速趋缓,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国情
6、改革开放45年来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如图说明改革开放( )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强国之路②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富民之路
③使我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下面是对我国科研实力迅速提升的原因及影响的推导路径,其中合理的有( )
①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腾飞→主导全球经济的发展
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掌握核心技术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科技成果→提升国际地位
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创造实践获得成功→称霸科技领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对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安排正确的是( )
A.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2020年到2035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9、下列“时政材料”与“时政解读”对应不匹配的有( )
序号 | 时政材料 | 时政解读 |
①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 法治有利于保障人们 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
② | 2023年暑假期间,针对黎塘镇运河桥附近的街道脏乱差情况,城管严格执法。 | 政府依法执政 |
③ | 针对南宁市停车收费高的问题,市政府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最后修改了收费标准。 | 人民行使了决定权 |
④ | 到政府办事,从“跑断腿”“磨破嘴”到一窗受理,从证明繁琐到最多跑一次。 | 缩小了政府的行政权,弱化管理职能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从审议政府和“两高”等工作报告,到提出数以千计的建议提案,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让人民的意愿在国家政策中得到最大程度体现。这说明了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①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民主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③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④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过去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大量出口。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叫响全球。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
①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创新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④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踏上强国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以下是小闽预习了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后整理的部分笔记,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
法治要求实行①,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③有机统一。 |
A.①良法②人民当家作主③依法治国
B.①良法②公民当家作主③以德治国
C.①依宪治国②公民当家作主③依法治国
D.①依宪治国②人民当家作主③以德治国
13、深海探测器叫“蛟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叫“北斗”,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行星探测工程叫“天问”,……老祖宗的幻想,我们正一步步将它们变为现实。这些幻想能够变为现实说明了( )
A.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古人的梦想
B.自信源自文化,创造成就梦想
C.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为履行好这一义务,中学生应该(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③精通各民族的传统技艺④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3年11月1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启动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此,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看法,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这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我们可以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能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④这有利于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学习了民主相关知识后,初三学生小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以下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是( )
A.举报同学考试作弊
B.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C.参与《乐队的夏天》综艺节目网络投票
D.参加重庆市发改委召开的居民分时电价听证会
17、随手拍,这一基于手机应用的互动式、开放式管理形式已悄然渗透到城市管理领域,路边的违法行为通过公民拍照反馈给管理部门,提升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这种指尖上的监督正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常态。这说明( )
①人民的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②公民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社会管理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此后的45年间,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通过改革开放( )
①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某学习小组为宣传我国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查找如下资料。如果要为这一宣传确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
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空间站全面建成 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福建号"航母下水 自主设计的“华龙—号”核电工程全面投入运行 |
A.改革开放,强国家民
B.中国科技,世界领先
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大国重器,自主创新
20、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 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A.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B.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21、 城市宜居度,焦作、济源、洛阳位居前三;创新能力,郑洛新持续领跑全省;居民幸福感,漯河、驻马店、安阳最强……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发布2019年度《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我省社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社会矛盾化解平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显著改善。近年来,河南省居民幸福感处于有所提升并趋于平稳态势。对于河南居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并趋于平稳态势的原因,人们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甲:深化改革,共享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根本原因。
乙:创新驱动,厉行法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关键所在。
22、阅读教材P16。
辨析: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
23、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判断:(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材料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志。其核心内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今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善举。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行动。将表格补充完整。
行动 | 意义 |
示例: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
① | ② |
③ | ④ |
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向世界提出的阳光倡议,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并同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共识。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2)请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为材料二中“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共识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请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任选三条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2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给两幅漫画写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2)结合漫画谈谈做到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6分)
27、2014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
(1)【孝】童话大王郑渊洁走上舞台。他说,第一次写皮皮鲁外传时,钢笔写了3天依然有墨水,整整写了一个星期,钢笔还是有墨水。有一天睡觉时,听见书房有声音,这才发现父亲正在给他的钢笔灌水。郑渊洁说,为此,他把《童话大王》写了30年。“为了让父亲高兴”。
郑渊洁与父亲的故事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分)
(2)【强】2008年汶川地震后,张老师从四川等地接来81名藏族孤儿,在北京接受职业教育。女生白玛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小学时常被坏孩子欺负,后来张老师告诉她和其他伙伴,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并没有不同,坚强起来就什么也不怕了。
为什么说“坚强起来就什么也不怕了”?你打算怎样让自己“强”起来?(4分)
28、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会聚北京,他们代表人民的意愿,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
近3000名人大代表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说明了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